113年度視傳組海外學習心得-劉育如

Page 1


August.2024

The Beginning

#概述

目前學校開學第六週,已經完成一半的學期,修了一共 4 個 units 的課程,每一個 unit 每

週上課 3 小時。學校的作業比我想像的多且緊湊,從第一週每堂課老師們就預先告知在這學 期最後將完成目標和計畫,並於第一週就開始進行。每堂課都非常著重使用 Canvas 學習管 理系統,老師會把每堂課的上課內容與希望學生預習和延伸閱讀的資訊放在上面。並且透過 該系統與學生聯絡、通知作業細節、以及即時上課討論分享。我所修的課程分別是 Exhibition Design、Typography for Print and Interactive Publication、Twentieth Century Design、 Brand and Identity Design。除了 Twentieth Century Design 為理論課之外其他均為設計 實作課程。目前上課到現在可以感受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除了課程主要內容外,老師上

課基本上不會教詳細的技術或軟體操作,但會放上相關資源連結或其他額外補充的內容,雖 然並沒有強迫性,但如果全部吸收完對於該課程的學習幫助很大。

#Brand and Identity Design

這堂課主要目標為設計一個品牌。老師要求我們找尋一個目前現有的品牌,並且透過前期研

究分析找出該品牌的核心與優劣勢,根據該理念重新打造一個新品牌。在執行作業時我覺得 最特別的是老師要求我們根據 Brandbook 來執行,裡面有完整的品牌建構流程,我們要根 據這些流程的步驟和要求來執行。加上老師上課的額外補充,我覺得這個方法非常的務實, 可以明確讓學生理解並實際操作在品牌設計階段的每個步驟和過程。

#Twentieth Century Design

該堂課旨在學習現代主義設計相關概念與定義,這堂課老師將上課內容都錄製好放在 Canvas,在課堂上幾乎沒有教學,而是要求學生根據預習的內容上課討論或使用 Canvas 即 時回答問題。在這堂最重要的就是閱讀老師給的所有文章,並且學習如何以論文格式來撰寫 作業內容。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澳洲|劉育如

學期初一開始,老師要求依據 letter mark、figure mark 、 combined mark 來分析市面上現有品牌

logo。

老師在分享他以前做的案子,說明手繪草圖的重要 性。

老師以前的案子範例,右為草圖左為完稿作品。

品牌課老師正在講解 brandbook 中的品牌設計流 程。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brandbook 中的內容,此為學生為品牌爬梳的定義與策略,並精簡抓出幾個重點價值。

根據前面的品牌價值爬梳,為品牌找出視覺 moodboard。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圖為品牌課老師給的 brandbook 公版,學生要依據該檔案中的所有設計流程來完成作業。

圖為 Twentieth Century Designd 課程上課內容,老師會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直接使用學生系統回答問題。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Twentieth Century Designd 課程老師帶學生走訪 市區,觀察建築。

Twentieth Century Designd 老師要求學生在校外 教學前調查指定建築,並在實際走訪時與全班分享。

September.2024

課程分享-Twentieth Century Design

#Twentieth Century Design

Twentieth Century Design

為設計史課程,每週都有不同的設計主題,例如現代主義、後 現代主義、女性設計師等等。本次分享的課程主題為 Australian Modernism,探討澳大利 亞 1920 1940 的海報設計如何塑造文化身份、社會價值觀。

#ANTA 澳大利亞旅行海報

1920 年代開始,澳大利亞意識到旅遊業的經濟優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1930 年代,澳大 利亞國家旅行協會(ANTA)成立,旨在將澳大利亞放在世界的旅遊地圖上。當時的挑戰在 於地理距離,從歐洲或美國到澳大利亞的旅程需要 6 到 8 週時間,國內的交通也十分受限。

ANTA 通過旅遊海報來宣傳澳大利亞,這些海報突出澳大利亞的自然景觀、陽光和海灘文化,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目的是吸引國內和國際遊客。這些廣告傳遞了一個富有愛國主義色彩的訊息,並以招牌景點 和城市為亮點,尤其是澳大利亞獨特的動植物如袋鼠、鸚鵡和樹熊。ANTA 的辦公室遍布全 球,包括倫敦、洛杉磯、開羅和巴黎等地。這些海報的設計反映了當時的視覺宣傳技巧,並

且結合了愛國主義和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海報不僅試圖展現澳大利亞的自然美景,還通過 浪漫和陽光的主題進行推廣,像是「追隨陽光」和「澳大利亞為愛情和陽光而生」等廣告語。

隨著航空旅行的發展,戰後的國際旅遊需求有所增加,這些海報逐漸成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 廣泛展示在火車站和雜誌上。這些海報將澳大利亞描繪成既神秘又熟悉的旅遊目的地,進一 步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這些海報通過強調澳大利亞的自然景觀、陽光與海灘文化,傳遞了 一個健康、現代化和進步的白人澳大利亞形象。

設計者包括 James Northfield、Douglas Annand 和 Gert Sellheim 等人,他們的作品體現 了當時對澳大利亞民族精神的描繪。

國家是想象 的共同體:機械製造、報紙、書籍、出 版物、教育、廣播、電視、媒體等,有助於在時間、 地點和空間上塑造一種共同的國家意識。圖為 2023 昆士蘭州立圖書館牆上的各種廣告海報。

這個想象中的共同體,通過圖形、地圖和符號(設 計物品和圖像)得以強化該國家的形象。圖 2:保

羅·霍根 我會為你多烤一個蝦 _1984,澳大利亞旅遊

局;圖 3:維吉麥廣告,1940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白澳政策 1901-1966《移民限制法》該法案旨在限 制非英國移民進入澳大利亞。

澳洲國家旅行協會(ANTA)於 1929 年 7 月成立, 在倫敦、洛杉磯、開羅、孟買、爪哇、東京、奧克 蘭、多倫多、上海和巴黎都設有辦事處。目的為將 澳洲出現在世界旅行地圖上並保持其地位,旨在將 澳洲提升到能夠在全球競爭的水平。

Gert Sellheim 出生於 1901 年愛沙尼亞,1926 年 抵達澳洲,1930 年定居墨爾本。作品特點:抽象、 拼貼、攝影、色彩、空間、富有表現力的排版。

Gert Sellheim 的作品。

左圖:新的健康白人種族。白澳政策部分由阿爾弗 雷德·迪金(Alfred Deakin)撰寫,他是澳洲的第二 任總理,聯合首任總理埃德蒙·巴頓( Edmund Barton)共同制定,其目標是將澳大利亞建設為一 個白人歐洲國家。海灘文化、現代家庭和一點好萊 塢風格。

圖 14:Douglas Annand 的《澳大利亞 50 周年》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Douglas Annand (1903–1976),平面設計師和藝 術家。

圖 15 :《澳大利亞 150 周年》 1938 , Douglas

Annand 作品;圖 16:《澳大利亞》 1937,Douglas

Annand 與 Max Dupain 合作

圖 19.《西澳大利亞》由 Percy Trompf 繪於 1940

年代左右;圖 20.《澳大利亞》由 Percy Trompf 繪

Eileen Mayo 出生於英國,1953 年抵達澳洲,後移 居紐西蘭,曾任教於雪梨國立藝術學校。

圖 17:《澳洲》1953-59,Eileen Mayo;圖 18:

《探索澳大利亞》1956,Eileen Mayo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October.2024

第一學期的結束

#概述

這學期的期末終於結束了,總算可以稍微喘口氣。大部分的課程在學期後半段主要以與老師 討論作業進度為主,老師會查看每週的進度並提供修改建議。也期待接下來的課程自己能更

主動地尋找和同學們討論與分享作品概念的機會

#現代亞洲設計

20th Century Design 課程的期末作業需要撰寫一篇論文,老師將本學期每週的課題設定為 論文選題。我選擇了“現代亞洲設計”作為研究主題,探討在不同時空背景下,現代主義如 何影響亞洲設計師。老師指定了幾位設計師供研究,我選擇了中國早期的書籍設計師錢君濤 與當代設計師何浩。從錢君濤的作品 中,可以看到更多中國傳統美學元素,現代主義主要體 現在製作技法與視覺構圖上。到了何浩的作品,則能明顯感受到現代主義已完全融入設計思 維中,從結構到表現手法皆符合現代主義原則。最後一堂課時,老師還與大家討論了「亞洲 設計」這一概念。亞洲這個詞彙充滿爭議,每個亞洲國家都有其獨特的語言與文化。西方是 否將亞洲視為單一的身份?他們如何看待歷史及其框架?這是否是在西方霸權語境下產生 的詞彙?

#多元的視角與觀點

這堂現代設計課帶給我許多啟發。從每週的課題設定可以看出他們重視的議題,例如女性設 計師、美國現代主義、現代亞洲設計、斯堪的納維亞設計、健康的身體、澳洲現代主義設計 等。在課堂中,老師也會留意在多元族裔的背景下,大家對於相同議題的不同見解,並提供

多種視角與觀點。這樣的體驗與收穫是在臺灣較難得到的。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澳洲|劉育如

20th Century Design 校外教學,1960-1970 作品 展間。

20th Century Design 校外教學,在 NGV 的另一個 展覽《重新想像 Birrarung:2070 年的設計概念》 呈現了一系列針對亞拉河土地和水域的設計構想。

20th Century Design 校外教學,老師和我們介紹 墨爾本市區雅拉河和城市的歷史。

20th Century Design 校外教學,老師帶學生走訪 NGV 美術館,觀看不同年代下的現代主義作品。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20th Century Design 期末的線上考試。

Exhibition 課程的期末發表,有兩位老師來評分。 Typography 課堂上的期末發表很隨性,輪流看大 家的作品。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期末最後一堂課在學校內拍的最後一張相片。

寫論文時封面跟內文排版比起臺灣相對自由度更大, 可以自行設計。

澳洲傢俱設計師 Schulim Krimper, blackbean desk(1955)。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November.2024

#概述

展場設計是這學期最有趣的課程之一,內容涵蓋範圍非常廣泛,包含展場外圍環境、展場建 築、光線設計、空間設計及陳設等概念。課堂上,老師以當週的主題為基礎,讓我們觀看許

多作品與範例,同時不斷提出問題,像是展場周邊環境、燈光顏色、光線設計、建築造型、 引導動線、展品陳列等不同的細節,帶給我們怎麼樣的感受?這樣做的目的又是什麼?引導 我們從不同的面向觀察以及描述觀看作品的感受。

#對環境的觀察

第一週到第三週的課程著重於環境與人之間的關聯,老師在課堂上介紹了心理地理學 (Psychogeography),這是一種探索城市環境的方法,強調人與地點之間的情感連結及隨 機路徑的選擇。心理地理學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名為“漂流”( dérive)的城市漫步實踐,這

是一種未明確規範的探索方法。作為一種實踐與理論,心理地理學對包括藝術家、社會運動 者及學者在內的多元文化群體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為理解人與城市環境關係的一個獨特視角。

第一堂課老師請我們到陌生的環境中漫遊一小時,記錄這段時間內所看到的圖像以及腦海中 浮現的所有詞彙。課堂上,我們會分享自己在路上截取的影像,以及選擇這些影像的理由。

隨後幾週,我們被要求到墨爾本市中心漫遊三小時,進行更詳細且全面的觀察。不論是影像、

拾獲物、心理狀態或事件,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媒材進行詳細記錄。

我發現墨爾本的市區的建築物比起亞洲國家方正的高樓大廈,這裡更多弧形、拱形造型的現 代建築,在這些建築中也交雜著一些 art deco 風格的老建築,因此我以城市中的線條為主 題,捕捉在市區看到的線條。

同一時間,另一項作業我們需要參觀三個正在市區展出的展覽,對展場的一切進行詳細記錄 與觀察。這兩項作業最終需要製作成一本雙面拉頁的手工書,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我們的觀 察與體驗。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什麼是城市?你對城市的體驗為何?你如何建檔這 座城市?你能察覺城市光明與陰暗的一面嗎?

心理地理學被許多藝術家與攝影師所使用,圖為老 師播映森山大道的作品 Memories of a Dog 紀錄 片。

老師介紹的大眾觀察建檔網站:Bolton Worktown 的城市建檔網頁。

老師介紹的大眾觀察建檔網站:Mass Observation Archive 專注於記錄英國日常生活的資料。

作業範例:城市漫遊的拾獲物建檔。

作業範例:實體書。

暖身作業:一小時觀察紀錄。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實體書作業範例:可用拓印、速寫等各式各樣的方 式來記錄。

實體書的製作過程。

藝術家 Sophie Calle 曾在威尼斯的一家飯店擔任兩 週的清潔員,她記錄了房間內住客的個人物品,包 括日記以及抽屜的內容。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December.2024

Branding and Identity Design ①

#概述

品牌和識別設計課程是我這學期收穫非常多的課程之一,老師透過 Guide Book 仔細帶領學 生理解品牌設計的每個環節,並且於每堂課下課前都會有與老師個別討論的時間,給予我們 修改方向和建議。

#前期的研究

在這堂課程非常強調設計前期的調查研究,我們以類似 rebranding 的角度切入品牌設計, 第一階段為客戶研究,老師要求大家對品牌做詳細的研究調查同時研究另一個競品品牌,並 且產出兩個品牌的介紹。所有的資料都要標注資料來源,我覺得這是在澳洲大學課堂上蠻常 見的一個習慣,大部分的課堂老師會要求學生標註資料的來源以求資訊的正確性以及尊重智 慧財產權。在這堂課之後我發現調研這個環節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資料是後面品牌發展的主 要根基之一。

#品牌策略

根據前面客戶的品牌研究為基礎,我們要詳述自己所研究的品牌特色與優勢,並且根據 這些 特色為品牌訂定 5-10 個關鍵的詞句,像是溫暖、正向、經驗、同情心、連結 等等,再簡述 一個簡短的溝通申明,定義這個品牌要傳達怎樣的精神與價值給觀眾。

#品牌價值 接下來要陳述前面抓出的 10 個關鍵字詞,每一個詞要寫出品牌與之的連結,像是我的品牌 為動物安置機構,其中一個單詞為 Inclusivity,因為該機構的特色為安置許多不同物種、不 同狀況需求的動物。10 個關鍵字中以其中 5 個單詞為主要核心,做接下來的 moodboard 與視覺發展。

#情緒版 Moodboard 老師要求大家要找 18 張相關的圖片,並且以跟品牌有關聯為主,不太建議學生選過於抽象 的圖像,或是有過多文字排版的圖像。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品牌名稱與品牌口號

根據前面的品牌價值,我們要想出 15 個品牌名稱與品牌口號,要讓人可以理解該品牌與其 傳達的精神。

#品牌空間

在定調好客戶的品牌之後,老師要我們搜尋 12 個同樣類型品牌的 brand mark,除了能多

了解相同競品的視覺表現也可以防止之後做出與其他品牌雷同的標誌。

左圖:客戶調查;右圖:競品研究。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左圖:品牌策略;右圖:品牌價值。

Moodboard。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左圖:品牌名稱和口號;右圖:品牌價值。

資料來源。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品牌課老師上課講解 Guide Book 的過程。

和老師個別討論時老師給我 brand mark 的修改建 議。

January.2025

Branding and Identity Design ②

#概述

延續上一篇品牌設計課程的內容,這階段開始第二本 Guidebook,著手執行設計相關的部 分。

#品牌概念視覺圖片 這階段老師請我們收集 25 張與品牌相關的視覺圖像,與情緒版不同之處在於這些圖像需更 具象化。由於我的品牌客戶是寵物寄養收養機構,我選擇的圖片多以人與寵物互相陪伴、家 庭、動物足跡等元素為主。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標誌草圖

根據上階段品牌概念視覺圖片繪製 25 個品牌 Logo 草圖,我以家、動物腳掌、手、愛心等 元素進行設計,最後從中選出 3 個概念草圖。在這階段,老師安排我們 3 人一組,根據品牌 名稱進行投票,透過他人意見與想法來選出最佳概念,而不僅僅依賴個人判斷,這對於後續 設計有很大幫助。

#標誌概念

從 25 個草圖中選出 3 個最具潛力的圖形標誌概念,接下來將它們製作成數位稿,包含品牌 名稱與標語選項,並撰寫 25 字說明,解釋設計選擇的原因與傳達的品牌價值。

#標誌精修

確定最具發展潛力的圖形標誌概念後,進一步進行設計精修。這階段需從 3 個概念中選定 1 個最終 Logo,並針對該 Logo 設計 12 種不同的變化版本,最後選出最佳方案。

#字母標誌與標語設計開發

在這階段我們需為品牌 Logo 選擇 20 種不同字體,測試字重、風格、大小寫與間距變化, 確保品牌標誌在小尺寸下具備良好的可讀性與識別性。

#合併品牌標誌:精修

創建最終合併品牌標誌,將圖形標誌、字母標誌和標語整合為統一的設計,並應用 4 組不同 的配色方案。嘗試不同排列方式,如堆疊式(對稱)、並列式(非對稱)、動態排列(對角/ 錯落),確保對齊、比例、可讀性與統一性。

#合併品牌標誌:最終設計

這階段需展示最終合併品牌標誌,包含大尺寸與小尺寸、彩色與黑白四個版本。小尺寸版本 不包含標語,以確保可讀性。使用網格與幾何結構線精修設計,測試標誌在不同尺寸下的可 讀性與識別性,避免細節丟失、負空間填滿、線條過細等問題。確保標誌 簡潔、可讀性強, 無需依賴顏色仍能有效傳達品牌訊息,並根據標誌比例與形狀選擇適當的排版方式(並排或 上下排列),確保整體視覺統一與高品質展示。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左圖:第二本 Guidebook;右圖:品牌概念視覺圖片。

左圖:標誌概念;右圖:標誌精修。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左圖:字母標誌與標語設計開發;右圖:合併品牌標誌精修。

左圖:合併品牌標誌最終設計 1;右圖:合併品牌標誌最終設計 2。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左圖:最終完稿與理念;右圖:相似圖像的品牌。

February.2025

新學期的開始

#概述

2 月底隨著暑假的結束,新學期也正式開始了。這學期我修了兩門課,分別是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和 Studio 6:Design-led Research。在 Swinburne 1 學分代表 1 小時 的學習時間,而這兩門課各為 25 學分,代表每門課每週需要投入 25 小時,包含 6 小時的 課堂時間、線上自學、作業執行等。與上學期不同的是,這學期的課程以小組合作為主,我 希望能透過這兩門課磨練自己的溝通與協作能力。

#Studio 6:Design-led Research

Studio 6: Design-led Research 是一門探討設計、研究、文化與地方性之間關係的課程。

課程圍繞設計研究的三大框架(為設計進行研究、進入設計進行研究、透過設計進行研究), 幫助我們發展批判性設計思維與創新方法。我們將探索個人設計身份( Positionality)和地 方性(Locality)如何影響設計實踐,並學習運用生成式 AI 來創造多元文化設計,同時識別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AI 偏見,課堂作業將以小組為單位來執行。並會在墨爾本設計週展出小組成果。第一堂課我 們在寫個人的成長背景分析,分析我們自己從小到大的生長背 景與生活經驗如何影響我們自 己現在的設計理念或風格,同時進行小組分組。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這門課需要在暑假期間提交作品集供老師篩選適合的學生參與,這是堂強調跨領域設計實踐

的課程,課堂上的同學來自設計與建築學院的不同領域,並組 4 人為一組的設計團隊,我的 組員來自攝影、建築、室內設計等不同背景,這是由老師事前分好的,讓每組的每個成員都 有不同的能力和專業。

我們這組被分派到兩個專案,客戶分別是 NACO 傢俱設計工作室與 Parliament of Victoria 維多利亞洲議會,我們將會為 NACO 規劃新商品的宣傳影片和照片,Parliament of Victoria 則是要為他們兒童公民教育互動卡牌進行設計。

第一週時我們會先收到客戶的一些基本資料和需求,接下來我們就在安排整個專案在這學期 內每週的進度與時程。第二週的時候我們開始和客戶見面開會,依據前期他們提供的資料來 進行細節問題,才能更了解客戶的需求與可執行的範圍,在詢問和聊天的過程也可以了解到 客戶對於自身品牌的堅持與想像,這是文字溝通上比較難理解到的一些細節。結束會議後把 時程安排好連同會議上整理出的重點與需求我們會提供一個 Return Brief 給客戶,告訴他們 接下來的進度與規劃。

Design-led Research 第一堂課進行分組後,老師 請每個同學寫上分組中最重要的五個價值,讓每組 可以依據重要的核心來執行後面分組作業。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Design-led Research 課堂分組作業會有小組自評, 組員之間會互相評分。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老師在展示筆記本的 內容,強調專案中除了成果之外,保留過程紀錄的 重要性。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此堂課非常強調專案 的時間管理,學生每週需要寫時間管理表並上傳。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第一堂課老師請同學 填寫自評表。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老師推薦的免費時間管理網頁。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設計師該如何報價。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Client 1:NACO 是 一間位於墨爾本的傢俱設計工作室。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Client 2:Parliament of Victoria 是墨爾本維多利亞州的議會立法機構,並 代表維多利亞州公民的利益。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該課給予學生們一個 共享辦公空間,可在此與客戶開會或分組討論。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與 Parliament of Victoria 開會。

March.2025

#Studio 6:Design-led Research

進行完分組後我們要統整自己組內大家的身份背景、設計理念,互相了解的同時找出相似與 不相似之處。接下來我們要發想這學期要做的主題,該主題需聚焦在當地 Boroondara 區域

有關的議題上,我們組最後決定以夜市為主題,因為我們組內的成員都來自亞洲國家有夜市 文化相關的體驗,同時我們發現 Boroondara 區有缺乏夜間社交娛樂場所的問題,同時 Boroondara 是個多元地區有許多不同文化的人居住於此,因此我們希望這個夜市能讓在當 地的人可以體驗異國文化同時解相思之情。

這門課一共有兩位老師,第一位老師會指引我們如何做設計研究調查,另一位老師則是負責 教我們如何在我們的設計過程中使用不同的 AI 工具來幫助我們發想與整合概念。老師主要 教我們如何輸入 prompt 和各種指令來用 Midjourney 生產概念圖,以及介紹如何使用 Copilot AI 來建立專屬的設計導師協助設計過程。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目前上課進展到第七週,我覺得這門課跟過往實際工作經驗相比起來較為緩慢,這個過程中 需要大量的與客戶書信往來釐清他們的需求,同時組內的分工協作也很重要。

Design

我們在 Naco

的專案中已經擬好了攝影風格與陳列設定,在這之前我們去參觀了兩間他們不同據

點的門市,查看需拍攝的家具和探勘攝影地點,以及觀察該店可以作為拍攝道具使用的物件。

我在這專案主要負責該專案的修圖剪輯、簡報排版、人物拍攝的部分。

另一個專案 Parliament of Victoria 對我們組來說較為挑戰,因為前 5 週一直缺卡牌的製作 內容資料,因此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預設和構想客戶可能的需求,在開會溝通的過程客戶也 比較保持一個開放的態度,因此我們比較難去確認客戶真正的需求和喜好。在這專案我負責 平面設計相關的所有工作,我認為就算沒有內容還是可以試著去掌握客戶的喜好跟方向,根 據這套卡牌是設計給 7-10 年級的學生這個出發點,我用自己草擬的內容設計出五款卡牌風 格,以及卡牌的 logo,其他組員則是負責卡牌中關於活動卡的遊戲設計構想。

在與客戶簡報前,老師要求各組模擬簡報並給予指 導。 Naco 位於店內後方的辦公室。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co 工作室參觀。

Naco 店內陳列。

的商品介紹傳單。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Naco
參觀 Naco 位於 Richmond 的店面。

參觀 Naco 的第二個分店,同時也是攝影場地。

與 Naco 的第二次會議。

大家推測 Parliament of Victoria 所需的設計內容。

與 Parliament of Victoria 的第二次會議。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April.2025

#Studio 6:Design-led Research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確定好我們每組的主題後,我們要根據每個同學不同的專業做分工,像 我的專業是平面設計,我負責我們夜市主題的海報與品牌設計,同時大家要藉由 midjourney 來產生一些概念圖和點子。課堂上老師教了許多 midjourney 的用法,除了基本的 prompt 之外我們也學習到如何使用 reference 和建立 moodboard 來讓 midjourney 產生更精準符 合需求的視覺。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Naco Design 專案

與客戶開會確定拍攝方向與內容之後,我們的拍攝日敲定在 4 月底,由於組內只有一位攝影 專業的同學,因次在拍攝前一日她帶我們去攝影教室,教導我們一些關於燈光架設與器材使 用,並且去學校租借攝影器材,一共租了大約 50 個器材,除了相機燈罩腳架之外還有數個

10 幾公斤的沙包,把這些設備運去拍攝點和運回來的過程同時要注意不能損壞,真的是一 大工程。拍攝日從早上 9 點開始,我們在客戶的分店進行拍攝,他們已經幫我們準備好了我 們要求的拍攝道具和一些佈景,前置作業組裝器材、架燈、陳列傢俱、調燈花了不少時間, 在這次拍攝過程我發現家具攝影非常的困難,因為光是移動家具就非常的需要體力,同時燈 光也很影響整個空間,在沒有專業攝影棚或空間的狀況下我們請客戶製造一面白色假牆和安 裝窗簾來修飾空間。家具的裝飾陳列也不簡單,我們前期有去參觀客戶的公司並將所有可以

作為拍攝道具的物品記錄下來,當天在現場陳設和擺放,同時拍攝地點的光 線也一直被外面 的燈光影響,所以我們每一個 cut 都在不停的調整燈光。拍攝進行到下午的時候老師有來參 觀我們的過程,並擔任起藝術指導的角色,讓我們在陳列傢俱裝飾的時候更有效率。除了平 面攝影也有拍攝影片,我在這個專案也負責當 model,像是影像中的人物剪影意象,以及使 用家具拍攝示意影片等等。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Studio 6 Design-led Research,使用 prompt 來產生夜市的周邊產品概念圖。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學校的器材租借單位。

上圖:學校攝影系的教學空間;下圖:租借的器材。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拍攝日之前去客戶的 公司參觀與紀錄可作為攝影道具的物品。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拍攝日前在攝影棚學 習如何調燈。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拍攝日當天。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拍攝日下半場老師來 擔任藝術指導。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攝影現場的家具陳設。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拍攝成果毛片。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May.2025 專案進度-3

#Studio 6:Design-led Research 在專案初期,我們首先透過 MidJourney 生成概念圖,作為探索階段的參考素材。之後便進 入設計 prototype 原型的階段,並在課堂上進行分享與組別互評。這樣的互評環節讓我們能 夠收集到來自同儕的直接回饋,也成為反思與修正作品的重要依據。在 Swinburne 就讀的 這兩學期中,我發現教師特別強調學生之間的互評價值,而非單純的作品評分。這樣的教學 方法也促使我們在每次設計決策上更具自覺性與對話性。在這次的設計任務中,我們小組選 擇了「多元文化夜市」作為主題。我主要負責活動海報與整體品牌識別的設計。根據 Reflective checklist 中的提示,我重新聚焦於核心概念:「呈現夜市文化的多樣性與共融性」, 並思考我希望觀者能夠感受到節慶的活力與文化交匯的美好。實作上,我嘗試將不同文化背 景的視覺語言融入設計中。但從同儕回饋中獲得幾項建議:一是海報應以黑色為主色調來呼 應夜市的夜間氛圍;二是我的主視覺風格需與 UIUX 組員的設計更為一致,以便於後續跨媒 介應用的整合。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Naco Design 專案在完成拍攝後,就是進行後製的工作,一共有 600 多張照片,老師和攝 影的同學負責挑選,我負責照片細節的修圖,另一位同學則是負 責修色調與影片後製,由於 我們的拍攝地點為客戶的倉庫,因此像是地面或牆壁都有很多破損或髒污等需要精修的地方, 同時我也負責合成的處理像是將花瓶或是植物等素材合成到畫面上。在修圖之後與客戶開會, 客戶希望看到更多照片,因此我們後來讓客戶看毛片挑選然後再進行一次修圖的環節。

左圖:Studio 6_Design-led Research 課堂上的小 組互評。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Studio 6_Design-led Research 老師給我們的互評 指南。

Studio 6_Design-led Research 課堂互評其他組的 prototype。

Studio 6_Design-led Research 每組需要製作一張 包含全部組員 prototype 的 A0 海報,將在墨爾本 設計週展出。

學校的 Protolab,有 3D 列印,大圖輸出,雷射切 割等機器。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家具的細節特寫。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照片除了聚焦在家具 本身之外,客戶希望照片還有情境與使用範例。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未修圖前可看到牆面 與地板之間的瑕疵。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右邊畫作為合成圖。

<影片>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家具使用示意影片。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June.2025 專案進度-4

#Studio 6:Design-led Research

在這學期的 Studio 6:Design-led Research 課程中,我們的小組作品將於墨爾本設計週展 出。此次展覽的核心是我們小組針對多元文化夜市所做的主題設計與相關延伸。我負責此次 展出的 A0 海報設計,並將我自己在前期 prototype 階段所發展的設計風格延伸並應用到最 終的海報上。這張海報不僅呈現了我個人針對夜市主題所設計的 prototype,其中包括主視 覺、品牌延伸應用等,同時也整合了其他四位組員各自的設計成果。組員們分別負責的範疇 包含 UI/UX 設計、織品設計、社群媒體設計與環境設計。我也將每位組員 使用 Midjourney

AI 工具生成的 prototype

概念一併納入海報,讓整張海報不僅具有設計的一致性,也呈現 出小組各自不同的設計語彙與詮釋方式。展場整體設計部分,我負責製作一本詳細的品牌手 冊(brand guide book)以及展示用的海報,手冊中說明了品牌概念、視覺規範與應用方 式。環境設計的組員則負責以 3D 建模製作夜市場景的影片,讓觀眾能更好理解我們所設計 的多元文化夜市氛圍。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在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課程中,另一個專案是 Parliament 公民教育卡牌設計。前 期我設計了五款不同的卡牌風格供客戶選擇,包含色彩、排版與插圖表現方式。由於此專案 的客戶對設計方向並不明確,因此我們除了設計卡牌本身,還主動提出了卡牌命名、設計風 格、包裝、Logo 等 3 至 4 組完整提案供客戶參考。老師也提醒我們要注意選項數量,避免 客戶因難以抉擇而耽誤專案進度,特別是這個專案必須在學期結束前完成。我的其他組員雖 然不是平面設計專業出身,但老師希望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因此 Logo 與包裝的部分由其他

組員負責,老師則在過程中提供專業建議與回饋。透過這 個專案,不僅訓練了我在設計上的 主動提案能力,也讓我學習到如何與不熟悉設計流程的客戶溝通時,適度引導他們做出選擇。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Studio 6_Design-led Research 佈展過程。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卡牌 mockup。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卡牌的包裝設計構想。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與客戶簡報 jpg。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澳洲|劉育如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期末課堂報告。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每週的專案時數記錄 到期末做總結算。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期末每個人需要將這 學期的專案放進個人作品集。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期末慶祝完成這學期 的專案。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 在慶祝活動老師大家 寫下一些課堂感想。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July.2025

#概述

回顧這一學期,我覺得自己真正踏出了舒適圈。相比上學期多為獨立完成作業的課程,本學 期我所選修的兩門課皆採用小組合作形式,讓我學習到如何與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進行 有效的溝通與協作。過程中確實遇到不少挑戰,包括語言理解上的誤差與團隊磨合的困難, 但最終我們仍順利完成專案,並建立了新的友誼與連結。

在整個學年中,我最喜歡的課程是本學期的 Industry Projects Internship。這門課由三位資 深教師共同指導,帶領我們完成為期一整年的產學合作專案。老師們不僅在設計執行方面提 供專業建議,也涵蓋了接案流程、與業主溝通等實務技能,對我們而言非常受用。雖然各組 負責的專案內容不同,但在模擬提案的階段,我們能夠觀摩彼此的成果,互相交流並給予回 饋,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課程結束後,我也很幸運地獲得與客戶繼續合作的接案機會, 讓我深刻體會到在澳洲建立人脈與良好的合作關係,對未來的職涯發展非常的有幫助。

#作品集工作坊

學期結束後老師特別舉辦了一場為期一整天的作品集工作坊。上午的課程介紹了設計作品集 的概念與製作方式;中午則邀請四位來自平面設計、工業設計與建築設計等領域的 Swinburne 校友,分享他們的職涯歷程、求職經 驗,以及作為初階設計師的工作生活。下午

安排了作品集的個別指導,邀請約十位來自不同設計專業的老師,根據學生的方向與內容, 提供具體且實用的建議。

非常感謝菁英培訓計畫給予我這個機會,讓我在這一年中累積了豐富而多元的經驗,也衷心 感謝杜浩瑋學長身為前輩與引路人在這一年的幫助與陪伴,讓我順利完成在異地的學習旅程。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作品集工作坊校友回來分享。

作品集的形式比較。

作品集校友分享關於找工作的 Tips。

作品集案例分享。

校友作品分享。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針對業主做的關於閱讀作品集的調查。

實體作品集的建議。

數位作品集平台比較。

作品集工作坊中場休息時間。

去同學家作客品嚐突尼西亞料理。

本篇為教育部菁培計畫選送海外培訓學員每月心得分享,歡迎引用。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謝謝尊重作者。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