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2023春季公演《憤世之愛》

Page 1

劇本改編的話

文字/劇本改編 林文尹

莫里哀的劇本字句雕琢,充滿諷刺,直指人性。

而本次在劇本的文字工作上,主要著重於臺詞如何能夠更清楚地傳達角色的狀 態,並且斟酌著要放多少貼近當代的口語,如何避免演員可能因為臺詞過於饒 口而與這個劇本產生距離,當然最後是希望觀眾們能夠舒服的享受這齣戲。

祝您有一個美好的看戲經驗。

(font continuellement rire dans lʼme)這樣的詞彙,精準指出這齣

這個劇本,主線條是愛情故事,而另外一個是官司,所產生的政治性選擇。 莫里哀捕捉當時對宮廷貴族精英自鳴得意的各種群像,也勾勒出對兩性社 交中權利、交際手腕和曖昧的觀察,被矯揉造作的語言所構建的面具下所 偽裝或隱藏真實。阿爾賽斯特最親密的朋友菲蘭特也順從於阿諛奉承的討 好而感到憤怒,最憤怒無力的是,其所愛的女人恰好是上述大部分事情的 總和代表。

阿爾塞斯特對誠實的真誠追求是過時了的,於是他對賽莉梅娜的「愛」產

生了壓迫性的。阿爾塞斯特的批判,更建立在「對人性的危險/缺陷的蔑 視」。他對人性毫不妥協的看法,意味著他無法與人類一起生活,這就是 他厭世,逃離社會的原因,可笑的是,他表明了眾多原則,卻在愛情中卻 一一地違背自己的原則。

在社交的光譜中,賽莉梅娜與阿爾賽斯特看似如同天秤的兩種極端,在交 際場中,為了保全自己,謹慎應對,保持與眾人友好的關係,偽善、世故、 曖昧成為手段,凌駕於良善與真誠。看似矛盾的兩人,也如同鏡像般的存 在,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生存在這世界,如何找尋或建立安放自己的方 式,感到深感空洞與疲憊。

思考這齣戲結尾,阿爾賽斯特到了荒野,如果真的沒有其他人,那麼憤世 嫉俗似乎也就沒有相對的意義。而賽麗梅娜少了追求者,自己的社交手腕 也就無用武之地。兩個失去「他人」的「個體」,也就失去定義個人價值 的框架。這樣的兩人,如果再次相遇的意義是什麼?是失去之後,才理解

文字/導演 湯京哲
導演的話 「愛」是一種「與他人的共存」?
簡 涵 服裝設計(畢製生)|

燈光設計(畢製生)|祝芸琪

技術設計|蕭汝和 劇場設計研究所 技術設計組 二年級

舞台監督(畢製生)|陳思涵

「LUNBOCHILLA Ltd.」。

演員(畢製生)|歐陽劭祈

畢製感言|

(尤金諾 ・ 芭芭)來台講座等,本所亦敦請不少專家學者前來講學、導戲,

92914的歌陪伴每個奮鬥的夜晚

大簡老師

王昱儒

方姿懿

各個愛思涵的人和生命中少數的摯友

江冠男

老闆 10

吳照祥

所有教育版軟體( AutoCAD、wysiwyg、vectorworks)

林詩芳

邱郁雯

思涵的家人們

思淳助教

家文老師

馬鈴薯大軍

張家甄

張韶芸

張韶芸家牆上的線板

患難夥伴娜娜

陳毓璿

崴瑒助教

黃建業

楊莉莉

銘元助教

潘品丰

潘翰文各階段的摯友

潘翰文的爸爸媽媽哥哥還有所有家人

蕭的 TD魔法

顏靖玟

《真探葛歐》劇組 北藝大戲劇系系辦

北藝大劇設系系辦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