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霎仔滴答,落佇厝頂;雨霎仔滴答,落佇窗仔。
「Tong!Tong!」
一肢手細細肢仔敲窗仔玻璃,共睏晝的阿默叫精神。
欸,是siâng 咧?


早起,雨霎仔滴答,阿公��阿默巡水田。
阿默共紙船囥入去田溝,大雨怪予紙船siúsiú流向前。

雄雄,一隻田蛤仔對水田出力一下跳,跳到半空中。
來去舊城踅踅咧

宜蘭舊城到今猶是保留兩百年前的城市規
劃,雖然這馬城牆已經hông拆掉,猶是會
當對其中看著舊城的發展,感受前人佮後 代的生活互相交會。綴阿默和小雨怪做伙
行入去宜蘭舊城!咦,地圖頂懸的地標哪 會無去矣?請逐家綴線索,共無去的地標 鬥揣著��的厝。
鄂王社區
鄂王社區有蹛誠濟厲害的特殊傳統工藝師 傅,譬如:柴頭雕刻、刺繡,猶閣有做拜拜
用的線香,佮製作鐵器的拍鐵師。佇遮有一
口兩百外年的「老古井」,佇真久真久以前 捌是老百姓啉水上主要的水源。
宜蘭酒廠
宜蘭酒廠是全台灣歷史上久長的酒工廠,酒廠 知名的「紅露酒」是代表宜蘭的「縣酒」,是 用秫米和紅麴發酵做的。
宜蘭設治紀念館
宜蘭設治紀念館捌是宜蘭高級官員蹛 的所在,嘛紀念兩百外年來,宜蘭歷 史上重要的時刻。佇遮,有一欉超過 一百歲的大欉樟樹,樹身粗閣勇,愛 兩个大人共手骨展開才圍會起來!

楊士芳紀念林園
楊士芳紀念林園是為著紀念宜 蘭一位叫做「楊士芳」的先 生,感謝伊一世人對宜蘭的付 出。阿默和小雨怪佇遮做伙耍 跙流籠,咻咻——
碧霞宮
宜蘭碧霞宮是宜蘭頭一座縣定古 蹟,起廟以來,鼓勵民眾做好 代、幫助散赤佮有需要的人。
文昌廟
宜蘭文昌廟佇古早是讀冊人的聚會場 所。這馬參加考試的宜蘭學生會來到 遮拜「文昌帝君」,共神明拜託,保 庇考試會有好結果。
昭應宮
昭應宮主要是拜「媽祖」,雖然翻過真 濟改,內底的設計、柴頭和石頭頂懸的 雕刻佮裝娗猶是保留百年前的風格。佇 遮會使看著雕刻甲真幼膩的「龍柱」和 「石獅」。
中山公園
行入去中山公園,會使看著宜 蘭這馬唯一留落來的「護城 河」,佇護城河的邊仔,有種
誠濟柳樹,柳樹垂向河面,敢 若阿婆向腰。
曉 會 諺 講 我 雨
宜蘭天雨俗諺一覽
宜蘭佇 台 灣東北角,因為靠山倚海的地形佮秋冬季節強烈的東北季風,毋 才會規年厚雨,造就這塊土地豐富的地景。代代相傳,湠誠濟心適的天雨 俗諺出來,這寡諺語佮你我的生活密切相關。邀請阿爸阿母、阿公阿媽, 佮囡仔做伙讀台語諺語,認捌 台 灣的雨水佮天時節氣。
用手機仔掃QR Code,閣會當聽著俗諺的台語發音喔。先放語音,綴咧 唸看覓!

P huà-pòo-oo Jī-bān-gōo Âng-tshâ-nâ Khīng-kha-phōo kiàn tsò-hì kiàn lo̍h-hōo.
1. 破布烏、兩萬五、紅柴林、桕腳廍, 見做戲見落雨。
破布烏 、 兩萬五、紅柴林和桕腳廍攏是三星鄉的村地名。三星鄉倚山嘛定落 雨,遮的庄頭的人較早佇年尾拜拜的時,攏會揣戲班來表演,感謝神明一年來 共 �� 照顧,毋過表演的日子定拄著落雨天,其他庄頭的人講 �� 的運氣真䆀,逐 擺戲台若有表演就落雨,看表演的人嘛愛趕緊覕雨。這个俗語是咧講,宜蘭實 在是足捷落雨的 。
Tsîng luî āu hōo lo̍h bē tâm thôo t sîng hōo āu luî lo̍h kah thôo-thôo-thôo.
2. 前雷後雨,落袂澹塗; 前雨後雷,落甲塗塗塗
這句話是咧共咱講,天頂當時霆雷公對宜蘭的天氣是真重要。假使是先霆雷公才落雨, 落雨袂落傷久;若準講是先落雨才霆雷公,按呢紲落來真長一段時間攏會一直落雨喔。

Tsuí pang K hàm-á-kha Ông-kong tsáu tāi-sing.
3. 水崩崁仔跤——王公走代先
宜蘭市負郭里彼搭以早叫做「崁仔跤」,拄好就佇宜蘭河的中游。清國同治年間,宜蘭 水漲溪,大水共崁仔跤的開漳聖王廟沖倒去。尾仔,在地人就笑講,若是河水漲起來,
就算是神明也著愛趕緊離開,較免予大水沖走。
4.
Sann sì g ōo tân luî tn̄g íng háu tshit peh káu tân luî tsám tiānn tsáu
三四五,霆雷斷湧吼;七八九,霆雷斬碇走。
這句話是講,宜蘭沿海漁民有家己判斷天氣的方法。假使舊曆三、四、五月落「西北 雨」, �� 無需要煩惱,因為雨真緊就會停矣,海上的風浪嘛會消失;啊若佇咧七、 八、九月霆雷公,漁民就知影暴風雨就欲起報頭矣。
滴答,滴答
雨滴落佇宜蘭的土地。
一場大雨,連鞭欲落,
一場冒險,就欲開始!
綴阿默和小雨怪展開一逝宜蘭舊城之旅!
佇落雨天的舊城,感受雨水對一草一木的重要, 體會人佮大自然互相依倚的深長情誼。

1~6歲親子共讀;7歲以上自己閱讀
策畫出版: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華文版(精裝繪本)企畫製作:捷克商麋鹿多媒體有限公司 台文版(電子書)製作:木水月有限公司 指導單位.文化部、宜蘭縣政府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感謝文化部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