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久以來,中小企業因缺乏租稅減免之優惠,遂力圖撙節稅捐之支出,以致稅 務會計之節稅考量往往重於財務會計之表達功能。惟近年稅制改革進化,轉變契機 已現,平衡兼顧財務表達及節稅需求確屬可行,而其關鍵即在專業教育訓練所採行 之教材教法是否合宜,俾培育觀念正確周密而實務熟習之會計人才。
理論與實務脫節斷非社會之福,教導與學習未能契合亦難期成效。若能精心設 計規劃足以巧妙貫串之教材,以維繫兼顧各方,實有甚深之功德。李林陳諸君以及 專業團隊之成員,皆屬學養俱豐、實務精熟,且素具豐厚之教學及培訓新進專業人 員之經驗。本書之作,頗能因應實務及業界最新趨勢,採取提升初學者專業知能之 最佳途徑,確有其獨到之特色,必能協助教學雙方愉快達成極佳成效,故樂為序, 以示勉勵。
幸世間謹序

稅務會計位居會計應用之前端,與稅務法規關係密切。邇來經濟環境變化劇烈, 交易型態推陳出新,為因應變局,相關稅法修訂頻仍,甚且另訂新制以制其變;在 會計準則方面,新公報迭出,舊公報亦全面翻修,在在衝擊兩者交集之稅務會計應 用實務。鑑於全球化下跨國交易複雜而曲折,舊有稅務會計之體例已難周延因應, 如何延續前人智慧,與時俱進,實乃本書之最大挑戰與宗旨。
就學習之脈絡而言,循序漸進,結構嚴整之系統學習,較能引導初學者迅速領 悟並掌握要點。若不區分交易及業別之難易,僅只倚賴科目別作為學習架構,易流 於片斷而不利統整,難窺稅務會計應用實務之全貌,亦不利於熟習記憶。故本書以 業別及交易循環為綱領,以漸深漸廣而漸詳細的說理鋪陳,其層次條理自然於章節 說明之間清晰浮現,切合「易教易懂,易學難忘」之特質。
自本書初版付梓迄今,稅捐制度法規已有多項重大興革,諸如最低稅負制的施 行,關係企業移轉訂價查核之規範,落實房地合一課稅,反避稅新制之推行,廢除 兩稅合一制,推行所得稅優化政策等,其影響既廣且深,因應非易;此外,繼我國 公開發行公司採用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後,非公開發行公司亦開始適用企業會計處理 準則之規定。此次改版加強各稅目修訂後之適用解說,期讀者明瞭其基本精神並能 熟悉實務操作。此外,出版發行以來受到許多教師之指教與讀者之鼓勵與期勉,皆 令筆者銘感於內,僅此一併致謝。

作者簡歷
李宗黎
會計師高考及格(1973 年)
台灣大學商學系國貿組畢業(1974 年)
空降特戰部隊財務官役畢(1976 年)
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商學碩士(1978 年)
美國賓州大學 Wharton 學院博士班肄業(1978 年至 1979 年)
美國 Drexel 大學 MBA(1980 年)
世界青商會中華民國總會副財務長(1982 年)
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兼 專業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1992 年至 1995 年)
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業務評鑑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1992 年至 2000 年)
輔仁大學總務長(2000 年至 2001 年)
輔仁大學會計學系講師(1984 年至 2009 年退休)
正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1983 年至 2016 年)
台灣大學會計學系兼任講師(1987 年至 2017 年)
現職:財團法人台灣會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2012 年迄今)
◆ 作者簡歷 ◆

林蕙真
台灣大學商學系會計組畢業(1976 年)
會計師高考及格(1976 年)
斐陶斐榮譽學會會員(1976 年迄今)
美國賓州大學 Wharton 學院博士班肄業(1978 年至 1980 年)
美國賓州大學 Wharton 學院會計碩士(1980 年)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講師(1980 年至 1982 年)
輔仁大學會計學系講師、副教授(1982 年至 1984 年)
台灣大學會計學系講師(1984 年至 1993 年)
台灣大學會計學系副教授(1993 年至 2009 年退休)
台灣大學會計學系兼任副教授(2009 年至 2019 年)
現職:財團法人台灣會計教育基金會執行長(2012 年迄今)
E - MAIL 帳號:hweyjane@ntu.edu.tw
陳榮俊
台灣大學會計學系畢業(1991 年)
正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員(1994 年至 1996 年)
正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經理(1996 年至 1998 年)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稅務理財實務課程講師(2000 年)
財政部 107 年績優稅務代理人(2018 年)
現職:正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1998 年迄今)

本書特點
1.敘事論理之架構清晰完整
傳統以科目別,切割區塊的鋪陳方式,易使初學者流於分科學習,片斷了解,而 生見樹不見林之弊。本書揚棄舊說,建築一嶄新架構,期使讀者維持學習的有效 性與連貫性。
2.維持會計與稅法之緊實聯繫
坊間相關書籍汗牛充棟,但多偏失稅務會計之本質,淪於稅務法規說明之途,且 失之龐雜。本書切實維持說理邏輯,以「建立會計為基、導入稅法為用」之思維 連貫全書,俾使讀者易於學習。
3.釋例豐富且貼近實務
全書各章皆設置為數眾多的釋例,內容貼近實務,精確詮釋補充課文要義,讀者 當可精準掌握核心義理。
4.以體系方法解說稅法規定
傳統解說方式概以生硬條文填充,本書則以易於了解接近之方法,適切說明艱僻 的法律規定。
5.提供習題解答及教學配件
本書係包含習題解答在內二合一之學習利器,習題解答提供解題示範,詳細剖析 解題要領及步驟,使初學者能建立正確有效之思維習性,培養解題實力。
本書另有教師手冊作為輔助教學之用,教師手冊內含豐富題庫,可作為考試出題 之參考,另有投影片及講義等輔助教材,有助於提昇教學效果。


5.1 加值型營業稅之概念
5.3 課稅範圍
5.4 課稅基礎與稅率
5.6 使用憑證
5.7 減免範圍
5.8 申報及繳納稅款
5.9 專營應稅營業人之營業稅申報
5.10 營業收入與營業稅申報銷售額之調節
附錄 營業人開立銷售憑證時限表(摘錄)
習題

第 六 章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綜合所得稅與扣繳申報實務
課稅範圍 中華民國來源所得
報繳方式與申報期間
所得基本稅額
扣繳所得之範圍
扣繳義務人與納稅義務人
稅款繳納與申報期限
扣繳申報調節
違反扣繳義務之處罰
6.9 特別規定
附錄( ) 執行業務者之稅務會計處理及申報
附錄(二) 退職所得之相關法律規定
習題
7.1 營業活動之內容
7.2
7.4
7.5
7.6
7.7
7.8
應收款項之取得、評價與處分及稅法規定
有關兌換損益之稅法規定
股東、董監事代收公司款項之效果
存貨之取得、評價與處分
買賣業營業成本
存貨跌價損失與盤點盈損
7.9 其他存貨損失
7.10
7.11
7.12
流動負債之發生與清償
應付費用逾期未付之效果
財稅差異處理原則
習題

第 八 章 企業之投資活動
8.1
投資之取得、評價與處分
8.2 投資收益與損失
8.3 未實現損益
8.4 證券交易所得與損失
8.5 長期營業用資產之取得與使用
8.6 投資性不動產
8.7 折舊費用
8.8 處分固定資產損益
8 9 礦產資源(遞耗資產)與無形資產之取得
9.1
負債之舉借與償還及稅法規定
庫藏股票之會計處理
獨資與合夥事業業主權益之稅法規定

10.5
10.6
免稅銷售額與免用統一發票
兼營營業人之稅額計算 比例扣抵法
10.7 兼營營業人之稅額計算 直接扣抵法
非加值型營業人之申報
網路交易之營業稅
違反營業稅法之處罰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簡介

第十三章 專題(四)營業費用與營業外費損
13.1 外銷損失
13.8 其他費用
13.9
關係企業集中辦公共同費用之分攤
13.10 國外總公司管理費用之分攤
13.11 免稅所得相關成本費損之分攤
14.3
14.4
所得稅法關於移轉訂價查核之規定
前十年虧損扣除額
課稅所得額之特殊計算方式
營利事業房地合一稅
14.5 境外電商之所得稅義務
14.6 雙邊租稅協定 567
14.7 外國稅額扣抵 569
14.8
大陸地區稅額扣抵 573
14.9 反避稅制度 575
14.10 投資抵減稅額 579
14.11
14.12
所得基本稅額 583
短漏報所得額之處罰 586 習題

第十五章 專題(六)非營利組織之所得稅申報實務
15.1
非營利組織之類型
15.2 所得稅徵免
15.3
15.4
課稅所得額之計算
16.1
(七)稅捐稽徵與行政救濟
稅捐稽徵程序
16.2 稅捐徵收
附錄 A 損益表收入、費用說明索引
附錄 B
營業成本說明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