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01
生有热烈 藏于俗常
——日常都市主义视角下的武汉华安里社区邻里生活设计营造
项目位置: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
项目类型:小组项目-社区公共空间设计
项目时间:2023.02-2023.03
项目规模:35公顷
指导老师:李倞 刘祎绯
项目合作:梁笑瑗 张曼 夏可心 尹馨萍
项目获奖: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全国赛一等奖
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 北京赛区一等奖
WORLD HABITAT(2022-2023)建筑&环境设计大赛 全国赛铜奖
个人完成部分:
总体社区更新方案规划、“折叠游艺空间”节点设计、策略三“多主体
参与机制”设计、区位mapping图纸绘制、"日常都市主义的引入"图纸绘制、 策略三图纸绘制、鸟瞰图与年尺度时序图
项目简介:
华安里社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城中村,这里被三条铁路和高架桥包围,形成了城中村与现代市 区物理环境的天然隔阂;居住在社区内的人群多为短期务工的汉漂租赁,人口流动性和文化背 景差异大,形成了人群间缺乏交往的精神隔阂,再加上服装工厂外迁和地铁站建设的征地拆迁, 无数的变化悄然发生在这个与世隔绝城中村之中。城中村的人们如何在物理与精神上与现当代 的武汉城市融合,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因此,我们对这座城市中的“孤岛”展开思考与设计,面对如此严峻的物理隔绝和社会区隔, 我们不认可“一刀切”的城市更新模式而是通过发掘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关注居民现有的生活 状态并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可能性,从场地空间和社会层面出发探讨社会民主的推进策略。具体 而言,我们想象出一种多重主体的更新模式,包括政府、设计师与居民形成弹性行动者网络。
最终期待形成一种弹性的社区更新与融合策略,挖掘日常生活的魅力和人民群众自主的创意,变 废为宝在俗常之中发觉生命的热烈。
“生有热烈,藏于俗常”,华安里将会被重塑为一个现代而有烟火气,邻里和睦的社区。
Project 02
FOLIE! 五道口!
——景观都市主义导向下的城市开放空间解构主义设计
项目位置:中国北京市海淀区 项目类型:个人项目-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项目时间:2023.03-2023.05
项目规模:17公顷
刘东云 崔庆伟
项目简介:
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理念,自下而上观察五道口设计场地,发现场地矛盾主要存在于 三方面。城市绿地斑块破碎导致生态效应微弱;城轨高架与铁路腾退导致大量空间闲置与交通 堵塞;场地历史与五道口商业科创以及生活文化的割裂。
设计突出对场地的解构内多要素的梳理,通过点、线、面组织梳理多要素。以模块化点激 活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空间,将承载着场地记忆的列车组解构成零散车厢,并按一定规律遍 布于场地各处,借鉴屈米拉维莱特公园FOLIE的设计手法,通过进行适当的建筑体块重构以置 入城市基础设施功能。
以多尺度的线嵌套构建城市水平网络流动空间,与城市空间结构融合,与城市生活动线结合, 尤其体现在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城市、景观一体化,以及对五道口地铁站和清华东路地铁站 大量人流的疏散引导。
以弹性生态的面回应城市全民全时动态空间,后对场地中被划分出来的面域空间进行生态 与城市功能策划,推动生态做功。
通过景观都市主义导向下的城市修补,最终达到从生、文化、生活、交通、功能等多个方 面的融合,形成结构清晰、形态完整、城市诸要素一体化的设计,实现场地自身南北向城市界 面与铁路历史界面的对话、场地内空间单元序列对历史轴线秩序的回应,从而赋予五道口城市 开放空间的“FOLIE(疯狂)”新生。
Project 03
古水蕴新生 小月绘古今 & 水调清月 灰生蓝绿
——北京小月河城市滨河空间规划 & 基于人文与生态复兴的滨河节点设计
项目位置:中国北京市海淀区
项目类型:小组&个人项目-城市河道规划&滨河微公园设计
项目时间:2023.03-2023.05
项目规模:32公顷& 4公顷
指导老师:张凯莉
项目合作:梁笑瑗 黄芊艺 俞若曦
个人完成部分:“水调清月 灰生蓝绿”清月门户滨河微公园节点设计与所有图纸绘制;总体规 划方案;总体规划河道现状区位、肌理、人群的mapping分析与表现;总体规划“以 人为本”策略策划与表现
项目简介:
-小月河河道总体规划——古水蕴新生,小月绘古今
小月河是一条京城内由人工渠与自然冲击沟河形成的一条古河道。然而城市的快速发展破 坏了城市河流的原有面貌,城市与河流、人与河流的关系日渐疏离。重新回溯城市化进程下人 与河流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小月河不断诉说着城市、人与自己的故事,因此我们将河流与 人和城市的关系作为此次设计的主题。
场地河流被现状交通分割成4段,我们根据周边环境将其分为水文化展示区、活力商业区 和社区慢行生活区,采用以史为魂、以水为线、以人为本和以绿为体四大策略,用三大滨河道 路串起29个系列滨河景观空间,述说一段人与河流与城市从过去到末来的故事,打造承载独特 场地记忆的小月河风物志,让在北京流淌百年的月河古水重获新生。
-小月河汇入清河段节点设计——水调清月,灰生蓝绿
设计场地位于小月河与清河的交汇处,作为小月河河道总体规划的“清月”门户节点具有 重要意义。然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畸形的城市发展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月河的人文和生态正在消逝!
因此,我对这条河的“门户”展开思考与设计,面对如此严峻的人文丧失和生态消逝,提 出人文再生与生态再生的策略,包括水闸艺术馆、清月会客厅、弹性生长的驳岸、高压线下的 栖息地。通过空间设计、驳岸处理、植物规划、设施规划等景观设计手段,实现小月河“门户” 段的人文、生态再生。
水调清月,灰生蓝绿,重获新生的河段将成为清河-小月河的重要门户和生态据点。
西北旺交响曲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时空叙事规划设计
项目位置:中国北京市海淀区
项目类型:个人项目-城市公园设计
项目时间:2022.09 - 2022.11
项目规模:10公顷
指导老师:李倞 边思敏
项目简介:
公园坐落在海淀西北旺多种类型用地交融的区域,它的存在能够勾连周边用地,很好低调 节该片区域发展过程当中的城市问题,就像一首慷慨激昂的城市交响乐,奏响西北旺古今变迁 的华美乐章,由西北旺的发展变迁,以小见大,歌颂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
场地紧靠五一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城市问题以及生态问题。畸形的城市发展对于自 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产生了洪涝灾害、栖息地破坏、开发污染等问题。而城市发展 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老旧建筑改造,城市文化流失,以及基础建设问题。
对于城市与场地的问题我们将其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环境恶化,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内核 缺失。而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以城市双修策略作为核心理念,从科创、经济、文化、 生态四个方面进行景观提升。而基于场地的景观设计则是分为场地建设、植物景观、叙事景观 以及时空文脉复苏展开,既保证了公园对于文化的展示又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
在叙事景观策略中,引入了蒙太奇镜头语言的设计手法,借助长条形的带状场地进行叙事 性排布,将场地功能、空间内容、环境条件以及园路规划作为叙事设计手段,将历史文脉进行 园林空间转译,综合考量以后应用到场地设计当中。以游园述今昔,交响奏记忆的方式讲述西 北旺故事,以激发人文精神,延续传统文脉,让游人游览时空叙事的园林空间,昂扬向前的西 北旺交响曲!
项目位置: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 项目类型:团队项目 指导老师:丁立南 项目时间:2022.09-2022.09 项目规模:80㎡ 指导合作:梁笑瑗 邱晨希 个人(主创)负责部分:建筑设计与深化、展板排版、“剖透视效果图”“剖立面图”图纸绘制
7.1 草地生态系统NO排放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归因 2022.09-2023.06
全球草地土壤年降雨量和年均温空间分异图绘制
全球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空间分异图绘制
项目涉及汇编土壤
NO排放数据集,建立高 分辨率模型驱动数据,建 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NO 排放模型并验证,定量评 估全球草地生态系统土壤 NO排放量的空间格局, 以进行空间分异归因的分 析。
我通过MATLAB进 行氮排放数据处理,对氮 排放空间分异格局的归因 分析。通过该项目,学习
了编程软件,进一步提高 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并对 全球氮排放有了一定的理 解,同时也对风景园林助 推低碳发展有了跨学科的 认知。
7.2 稻香园北社区北号楼前广场景观提升工程与居民共建活动 2022.10-2023.09
居委会召集居民进行意见收集
三维扫描的改造前场地现状模型
“共绘稻北社区”居民共建活动 成果参展2023北京国际设计周“行动设计”主题展览与沙龙
设计的前期调研采用了三维扫描技术,全方位获取了各类场地 信息,有助于设计师在方案阶段准确把握更新设计与现状树木、周 边道路和出八口等的街接关系,实现与场地原貌的有机融合若干。
场地的格局、功能等,均在与社区居民的若干次议事中后决策,充 分考虑了稻北社区居民的切实需求。更新后的广场利用率很高,受 到广大居民喜爱。
课程小组设计 《基于游观体验的鹫峰森林山岳风景区规划》 组长
基于实地调研与ArcGIS分析,确定规划方向为基于游观体验的 森林山岳风景区,着力打造人群在景中游、观的游赏体验。
课程小组设计《以TOED为导向的上地地区“超级公园”体系绿地规划》
7.6 IP与文创产品设计 2022.09-2023.06
北京林业大学70周年校庆 校博物馆IP设计 2021.12 (获北林梁希杯优秀奖)
湖南省建设投资集团六公司 吉祥物IP和视觉设计 2022.07
(独立设计完成,作品已投入生产,并将长期作为公司吉祥物和视觉标识)
《西方园林史》课程期末作业
菲耶索勒美地奇庄园实体模型复原 2021.12
(课程成绩:100,作品已留校保存)
《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课程 山地别墅建筑设计模型 2021.12 (课程成绩:95)
钢笔画作品 ——用笔尖基本功迅速勾勒园林之美。
水彩艺术作品 ——以水化色,形成水彩独有的媒介本体 语言,将园林之美晕染开来。
7.7 实体模型制作 7.10
建党100周年 林之心森林音乐会 2021.07
全国大艺展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