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 – 7.9. 2025
上環文娛中心5樓劇院
因愛得罪,因罪得名!
他是王爾德(Oscar Wilde), 它是一種「說不出名字的愛」, 為了它,他被迫身處法庭。 一場藝術與偽善禮教的對決, 三次峰迴路轉的審判!
Originally Produced on the New York Stage by The Tectonic Theater Project, 1997
Produced Off-Broadway by Leonard Soloway and Chase Mishkin
The Author gratefully acknowledges the Cooperation of the Estate of Oscar Wilde.
Stephen Wangh - Dramaturg to the Author
關於一條褲製作
成立於 1995 年 12 月,2012
年重組,邁向成為全職劇團,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 及上環文娛中心場地伙伴。一條褲製作秉承多年來開拓的成績與方向,本著「立足舞 台,放眼社會」的精神,全面投入本地劇壇,推出更多內容與形式同樣鮮活而有意義 的作品,期盼以戲劇回應、回饋、改變社會。劇團現正朝著三個主要方向發展:演出、 應用戲劇及研究與保存,以所知所長,令本地劇壇更百花齊放。
董事局 周偉強、李浩儀、黃婉萍、簡淑明、劉天明 藝術總監 胡海輝 行政經理 潘藹婷 項目統籌 文雅麗 ^ 駐團演員 張卓行 ^ ^ 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 2024/25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www.pants.org.hk
一條褲製作 Pants Theatre Production
演出問卷
感謝各位觀眾對《猥褻 三審王爾德》(載
譽重演)的支持,盼望您在欣賞演出後可以 填寫以下問卷,給予我們寶貴的意見。
鳴謝(排名不分先後)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張學良
無名氏
Wong Siu Kei 黃劭期
Jennifer Ma
孫耀東教授
江紹祺教授
各擺放單張及海報的書店、咖啡室、餐廳及商舖
粵語演出,設中文字幕。
演出長約 2 小時 30 分鐘,設中場休息。
本節目適合 12 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遲到觀眾須待節目適當時候方可進場。
為求令表演者及觀眾不致受到騷擾,請關掉手提電話、其他響鬧及發光裝置。
同時請勿在場內飲食或擅自攝影、錄音或錄影。多謝合作。
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改節目及表演者的權利。
香港藝術發展局支持藝術表達自由,本計劃內容並不反映本局意見。
演出簡介
1890 年代初,文學家王爾德盛名如日中天,作品震撼文壇,他 已婚並為人父,但是遇上美少年杜格拉斯,立刻神魂顛倒,墮 入愛河。杜格拉斯父親宣稱王爾德犯雞姦罪,王爾德憤然控告 他誹謗,事件震撼當時社會,結果王爾德反變被告,最後更鋃 鐺入獄,他的家庭、事業和人生毀於一旦。藝術家空有才情妙 思,面對偽善險詐的社會人心,終究還是脆弱無力,不堪一擊。
本劇以王爾德三次審訊為主要骨幹,糅合真實歴史紀錄、訪問 及書信片段,在紐約連演多場,獲得 Lucille Lortel 及外評論家 協會獎、GLAAD 媒體獎及灣區戲劇評論家傑出成就獎,是外國 紀錄劇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本團曾於 2013 年首度上演此劇, 同樣口碑傳誦,睽違十二年,再次搬演。
鄭傳軍 王爾德/ 敘述者
張卓行 杜格拉斯/ 敘述者
查國林 愛德華・奇勒/ 敘述者/ 湯馬士・普拉斯
蘇育輝 法官/ 夏里斯/ 敘述者/ 維多利亞女皇/
馬雲・泰萊/ 佐治・弗特烈・克烈治
薛海暉 卡爾遜/ 敘述者/
弗特・艾堅斯/店主/
瑪莉・艾普基/
陪審團長(第三次審訊)
宋本浩 昆士貝利侯爵/
查爾斯・吉爾/
法蘭・洛克活/
敘述者
王文杰 敘述者/
蕭伯納/
妓女/
摩西斯/
薛尼・馬禾/
酒店經理/
史比蘭沙/
格蘭特太太
吳嘉韜 敘述者/
薛尼・韋特/
陪審團長(第一/二次審訊)/
李察士/
拍賣官/
艾佛・活特/ 威利/
安東尼奧・米治/
法庭文員
林啓源 敘述者/
康斯坦/
查爾斯・柏加/
威廉・柏加
導演的話
好戲應該一演再演,而且好戲的主題往往有其宇宙性,不受時 間空間限制。王爾德三場審訊發生在百多年前的英國,但是正 如首演導賞文章作者所說,世界各地類似的「舊案還在重演」。 事隔十二年,曾經看過的觀眾會想重溫;未看過的大有人在, 因此我想,值得為這一代的觀眾安排重演。
幾年前,傳軍跟我說的一句話也令我想重演:「閱歷多了, 重看這劇本,更覺怵目驚心。」是啊,如前所說,放眼世 界,科技進步可以在電光火石之間,人類思想與價值觀 卻往往以龜速前進,甚至一不留神,便會倒退回上個世 紀。
傳軍另一句話令我確定今年要重演。我動念要重演此 劇時,第一時間便問傳軍的檔期,因為王爾德這角色 實在不作他人想,就在那時,他說:「我即將退休。 換人生跑道之前,正好再踏一次台板吧!」因此 我想,重演事在必行了。
祝願傳軍展開美滿的人生新一頁之餘,也希望 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不會再出現類似王爾 德的審訊,以法律之名扼殺、摧殘一個人, 更遑論如王爾德這樣一位才情橫溢、不可 多得的藝術家。
胡海輝
編劇 Moisés Kaufman
翻譯及導演 胡海輝
演出 鄭傳軍 *
蘇育輝
查國林 宋本浩 薛海暉
王文杰 林啓源 張卓行 # 吳嘉韜
佈景設計 阮漢威
服裝及造型設計 何珮姍
執行服裝及
造型設計
程凱雯
燈光設計 鄭可聆
音響設計 梁寶榮 *
編舞及形體指導 馬師雅
舞台監督 何綺微
執行舞台監督 鄺梓珊
製作人員名單
助理舞台監督 吳卓妍 譚子樂
舞台助理 黃俊龍 司徒軒森
服裝助理 香靜婷 燈光編程員 余曉澄
機電師 陳麒匡
音響控制員 陳承浚
音響助理 Karyo Cheung
化妝師 丁熹瑜 馮樂思
字幕整理及控制 劉嘉盈
監製 潘藹婷
助理監製 文雅麗 # 梁永冲
宣傳 橙綠 Sadgreen 方倩婷
平面設計 張惠淳
宣傳攝影 Keith Hiro 實習生 何祉螢
李雪兒
佈景製作 魯氏美術製作有限公司
* 承蒙香港演藝學院允准參與是次演出 # 藝術人才見習配對計劃 2024/25 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演出及製作人員簡介
先後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 2008 年獲英國倫敦大學中央演講及戲劇學院碩士,同 年夏天獲亞洲文化協會基金獎學金前往美國考察研究。 現為一條褲製作藝術總監,近年銳意發展紀錄劇場。
胡氏為香港學校戲劇節首席評判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審 批員,亦為香港演藝學院擔任兼職講師。
2017 年胡氏 獲民政事務局局長嘉許,以表揚對紀錄劇場的貢獻。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導演,獲頒一級 藝術學士(榮譽)學位;更獲香港演藝學院支持到英 國倫敦皇家語言及戲劇學院修讀戲劇碩士(應用戲劇) 課程,並獲頒碩士學位,多年來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 戲劇學院。
鄭氏於香港展能藝術會任節目委員會聯合主席。
鄭氏亦獲邀為康文署演藝專責委員會(戲劇)主席。
蘇育輝 演員
鄭傳軍 演員 演武者。劇場遊俠。
查國林 演員
2001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現 為自由身戲劇工作者。
在學期間曾獲得渣打銀行慈善基金及鍾溥紀念獎學金。 校內參與的戲劇演出有:《獵日記》、《童謠謀殺案》、 《情敵》及《玩偶之家》。曾受聘樂善堂梁植偉紀念中 學、匯知中學及樂善堂余近卿中學任戲劇科老師。從 2002 年至今一直出任「香港學校戲劇節」中小學組的 評判。
宋本浩 演員
受訓於香港演藝學院及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曾參演的劇目: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月明星稀 2.0》;
流白之間《飛越科索沃 瘋人院 劇院》(展演);胡境陽 房《白色極樂商場漫遊》(圍讀);劇毒《荷里活有單 大生意》;AMY SZE《查無此人》;劇場方程式《麻雀 (死)在物流貨倉的那個晚上》、《塵落無聲》;鄧立桁 《她把小孩高舉過群盲朝著腳步聲方向前行》;7A 班戲 劇組《她們的大韓》(圍讀)。
薛海暉 演員
先後畢業於香港教育學院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 獲頒中學教育(甲級榮譽)學士學位(主修視覺藝術, 副修中文)及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表演)。及 後再於香港教育大學以優異成績修畢視覺藝術教育及 創意實踐碩士。畢業後以編、導、演、翻譯及藝術教 育工作者身份,遊走於劇場及大、中、小學之間進行 創作及教學。曾獲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男配角(悲 /正劇)、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曾獲香港小劇場獎 最佳男主角、IATC(HK) 劇評人獎年度演員獎。現為 7A 班戲劇組藝術教育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 計劃學校發展主任。
王文杰 演員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同時也是 精神科註冊護士。
校內曾獲多個獎學金,藉《嚎叫》獲頒傑出演員獎(創 作演員)。
另外更獲頒「學校傑出學生獎」(六院獎)以及「校長 獎 學生優秀大獎」(六院獎)等十四個獎學金。近
期演出有《棉花糖貝貝的奇異旅程》、《愛的實驗》、《飛 翔的童話》和多個學校社區巡迴演出。
bambie
Quenton Lam 林啓源 quentonlam
joseph_hangch
林啓源 演員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獲頒藝術學士(榮譽) 學位,主修表演。
過往曾參與劇目包括: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侮辱 觀眾》、《Pippin》、《馬克白》;愛麗絲劇場實驗《櫻桃 園實驗》;同流《巴黎公社的日子》、《生生》;一條褲 製作《昂貴毒藥》讀劇、《長夜守燈》等。
現為自由身創作演員、戲偶師。
張卓行 演員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
演出作品包括:西九文化區×天台製作《天真與世故 之歌》、中英劇團《花樣獠牙》音樂劇、一條褲製作 《規劃香港》(再規劃版)、香港演藝學院《點解去咗莫 斯科?》、文化交談有限公司《利瑪竇音樂劇》【2024 重演】、劇場方程式《乒乓男兒》及《屋根裏》等。
2025 年,憑《天真與世故之歌》,與艾浩家及冼樂欣 同獲頒第 33 屆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原創音樂(戲劇)。
現為一條褲製作全職演員。
ngkato.o
吳嘉韜 演員
2025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
在學期間獲古天樂獎學金、香港演藝學院獎學金等多 個獎學金,亦曾憑外展體驗獎學金遠赴德國柏林進修 Lecoq 形體訓練。
過往演出包括香港演藝學院製作《夏夜夢之頌》、《三四 郎》、《茱麗葉與羅密歐》、音樂劇:《我佛無著經》,一 條褲製作《撒旦狂筆》(首演及重演)與香港芭蕾舞團 《舞姬》。
阮漢威 佈景設計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藝術學士,主修佈景及 服裝設計。舞台設計作品達二百個。
honwaiyuen
Hon Wai Yuen
2017 年開始委任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評審員(戲劇界 別)。2017 年憑《金龍》獲第二十六屆香港舞台劇獎 「最佳舞台設計獎」。2018 年憑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對 倒.時光》獲 IATC(HK) 劇評人獎頒發年度舞台科藝/ 美術獎。2020 年憑《夏娃》獲第二十九屆香港舞台劇 獎最佳舞台設計。2021 年受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 港分會)邀請收錄其舞台攝影作品於《一攝無邊:香 港劇場影像紀錄數碼資料庫暨教育計劃》。最近其舞台 設計作品《羅生門》入圍世界劇場設計展 2022 專業競 賽部份,另憑香港話劇團《從金鐘到莫斯科》獲香港 舞台劇奬最佳舞台設計。
http://cincinholic.blogspot.com cincinholic_studio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舞台及服裝設計,專注跨 領域合作,作品涵蓋戲劇、歌劇及舞蹈。
其聯合導演及舞台美學作品有 Ensemble Traversée 製 作的歌劇《重塑:藍胡子城堡》。與香港話劇團長期合 作,作品超過十餘部。其設計亦延伸至當代舞蹈領域, 為城市當代舞蹈團的舞作注入視覺敘事活力。
在香港話劇團作品《結婚》中的突破性設計,獲得多 項獎項,顯示其扎實的劇場美學基礎。
現任香港演藝學院舞台設計系駐校藝術家及客席講師, 致力於培育新生代創作者,同時作為自由舞台工作者 活躍於業界。
http://cherylhmching.wixsite. com/cherylC
程凱雯
執行服裝及造型設計
先於香港城市大學取得創意媒體學院理學士學位,隨 後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舞台佈景及服裝設計。
近期服裝設計作品:一條褲製作《撒旦狂筆》;中英劇 團《擊不倒的她》;香港藝術節《罪與罰》;設計對白 ×藝君子劇團《六號病房》;香港舞蹈團《鬍鬚爺爺之 詩遊記 2.0》;城市當代舞蹈團《小明瀡出異世界》;香 港中樂團《音樂尋寶記 3 誰在森林裡歌唱?》;一路 青空《我阿媽係海盜王?!》等。
同時亦積極參與其他製作的執行/助理設計:香港 話劇團《親愛的 · 柳如是》、《結婚》、《俏紅娘 Hello, Dolly!》;城市當代舞蹈團《和光同塵》;任白慈善基金 《蝶影紅梨記》(2018 澳門站);Project Roundabout《親 親麗南》。
鄭可聆 燈光設計
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一級榮譽畢業,主修舞台燈光 設計。校內曾獲頒發華道賢校長伉儷獎學金及演藝學 院友誼社獎學金。曾代表學院到捷克參與布拉格劇場 四年展。
燈光設計作品包括:第十屆華文戲劇節代表地區演出 《馬克白》、中英劇團×黑幕劇團《關你啤事》、香港 演藝學院《兒欺》、演戲家族《老子駕到》、一條褲製 作《2047 的上半場與下半場》、《捌次二〇四七》、《流 徙之女》、《長夜守燈》、《愛的實驗》、《撒旦狂筆》(首 演及重演)、《金童子》(重演)、《香西法蘭港》、香港 戲劇協會《兒欺 2020》等。
梁氏過往作品:藝君子劇團《植物人》;城市當代舞 蹈團《時空觀》、《恐·集》;Kearen Pang Production 《失憶【諒解】備忘鹿》;進劇場《愛在蔓延時》;大館 《日記 VII· 我來給你講個故事……》;香港話劇團《父 親》;城市當代舞蹈團舞蹈中心《講吓啫》;未景之業 舞蹈劇場《無眼睇》;香港比舞《毛神神》;香港藝術 節 舞鬥《點指》、《烏》;中英劇團《月愛 · 越癲》; 浪人劇場《第二時間》、《紅絲絨》;前進進戲劇工作坊 《電子城市》;眾聲喧嘩《只不過是世界末日》、《浮城 噪響》等。
https://alice-ma.com alicebom
馬師雅 編舞及形體指導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獲舞蹈系學士(榮譽)學位, 主修現代舞及編舞。曾獲香港舞蹈年獎 2020「白朗唐 新晉編舞獎」及於 2021 年獲頒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 新秀獎」。
2023 年成立 AMPM Movement Theatre。其編舞及製 作的作品亦曾被提名舞蹈年獎「傑出編舞」及「傑出 小型場地舞蹈製作」。
近作包括《你係編舞喎》;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當 代舞蹈平台」《烏》及《點指》;舞蹈新鮮人《講吓啫》; 東邊舞蹈團《溺》及《撲棱》等。
現為香港演藝學院及城市當代舞蹈團兼職導師。
何綺微 舞台監督
自由身舞台工作者,曾參與多個舞台製作及擔任不同 崗位。
鄺梓珊 執行舞台監督
自由身舞台工作者。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士(榮譽)學 位課程,專修舞台及項目管理。
曾參與不同製作,如風車草劇團《ANA 2.0》、新演員 劇場 2025《我不好愛》;恐怖在線× 6DX Production 《一樓一會》、《死鬼老婆》;演藝進修學院《奮青樂與 路 2024》;法國五月藝術節《香西法蘭港》;四蟲《各 位起筷》;一條褲製作《撒旦狂筆》、《金童子》(香港 及法國演出);一路青空《我阿媽係海盜王?!》、 《Hello ~自己》;劇場空間《神探福邇,字摩斯》、《夢 綣塘西》;香港演藝學院《You’re a Good Man, Charlie Brown》、《大刀王五》、《陳蕾 Orange & Blue Concert》 等。
towming.bubbletea
吳卓妍 助理舞台監督
舞台劇演員,自由身戲劇工作者。
畢業於榞劇場全方位藝術全人培植 戲劇進階課程。
參與演出包括:英皇娛樂《最後禮物》;唯獨舞台《全 世界靜晒》;榞劇場《破苦尋洲》等。
參與製作包括:一條褲製作《規劃香港》(再規劃版)、 【讀癮起】2025
戲劇×法庭、《撒旦狂筆》(重演)、 《香西法蘭港》、《讀癮起 2024
種族與戲劇》;榞劇 場《失場夜》等。
香港人一個。
譚子樂 助理舞台監督
文雅麗 助理監製 dust.and.ant 自由身舞台工作者。
曾參與劇場空間《隱身的 X》、《重慶大廈的非洲雄獅》、 《謀殺啟示》;一條褲製作《撒旦狂筆》(首演及重演)、 《香西法蘭港》;糊塗戲班《二人纏》、《二人候》;演戲 家族《一水南天》(音樂劇圍讀)。
潘藹婷 監製
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過往曾擔任雜誌編輯、 藝術活動統籌等工作,並先後於社區文化發展中心、 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藝術中心工作。2014 年獲「藝 術行政人員海外培訓計劃」資助,於澳洲「阿德萊德 藝術節中心」實習。
近年參與製作包括:《撒旦狂筆》(首演及重演)、《同 行尋光》、《流徙之女》(上海重演)、《長夜守燈》、《愛 的實驗》、「第三屆紀錄劇場節」、《金童子》(載譽重 演)、《讀癮起 2024
種族與戲劇》、《長夜守燈》錄 像放映、《香西法蘭港》及《規劃香港》(再規劃版)。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文學士課程及多倫多 大學藝術史碩士課程。曾任職於香港藝術發展局及 M+ 博物館;與志同道合之士,籌組「牌坊 Paai4 Community」推廣香港傳統紙牌遊戲、義務籌備第二 屆銀幕 • 香港電影節於多倫多的社區放映等。
曾參與製作包括:一條褲製作《金童子》(重演)、《香 港藝術的前世今生》、「第二屆紀錄劇場節」、「第三屆 紀錄劇場節」、【讀癮起】2025 戲劇×法庭及《規 劃香港》(再規劃版)等。
梁永冲 助理監製
創意媒體理學士,跨文化研究碩士,現為自由身文化 藝術工作者。徘徊於舞台、影像和裝置之間。
曾參與製作包括:多媒體裝置劇場《氣像》、跨媒體 作品《夜曲》;一條褲製作《香港藝術的前世今生》、
《長夜守燈》、【戲劇 × 全球視野】及【讀癮起】讀劇 系列、《撒旦狂筆》(載譽重演);為【獨劇】 獨立書 店社區讀劇計劃發起人,策劃《ADAM》、《又係女司 機》劇本演讀;近來監製作品《浮溺的棉花糖說》、《查 無此人》、「Let Mi Tell You A Story – Pearlmi 作品讀劇 會」、《從前明月光》及流白之間「劇場構作實驗場 探索巴爾幹文本展演」;並為一條褲製作「第二屆紀錄 劇場節」及「第三屆紀錄劇場節」、IATC 第 34 屆「國 際表演藝術圖書館、博物館與資料館協會」(SIBMAS) 國際研討會 2024 行政團隊成員。
atvishk
橙綠 Sadgreen 宣傳
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主修新媒體及影視創意寫作。
現主力藝術行政工作。
劉嘉盈 字幕整理及控制
2024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主修表演(一 級榮譽),並獲演藝學院大獎
學生卓越大獎及傑出 學生獎。
近期演出作品包括《規劃香港》(再規劃版)、【讀癮起】 2025 戲劇×法庭、《我地個星球》。在校期間,曾 參與作品包括《三四郎》、《規劃香港》、《天真與世故 之歌》。憑《形相之外》Evelyn 一角獲得傑出演員獎。
導演作品包括藝穗節 2025 原創獨腳戲《那隻平躺的奶 牛》。曾以策劃及導演身份,與香港盲人輔導會合辦社 區共融劇場《一刻》。
張惠淳 平面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師,多年為本地及海外表演團體設計宣 傳品,包括:一條褲製作《規劃香港》(再規劃版)、《撒 旦狂筆》(首演及重演);進劇場《11 旅程之女》、《回 憶吾愛》;及香港戲劇協會第二十九至三十三屆香港舞 台劇獎等。
王爾德人生簡述
鄭傳軍
王爾德(Oscar Wilde,1854 年 10 月 16 日至 1900 年 11 月 30 日), 著名作家、詩人、劇作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
他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家世顯赫,是家中次子,全名為 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他父親威廉•王爾德(William Wilde)爵士是一位外科醫生,母親珍•王爾德(Jane Wilde) 是一位詩人與作家,王爾德受母親影響頗大。她特異獨行、言論 及服裝出眾,常常成為眾人目光焦點,她認為「生命是一連串 美麗的事物」,也就是任何事實都可藉由個人觀點加以美化,王 爾德對美的執著或許正源於此。她曾以 Speranza 的筆名,為青 年愛爾蘭黨寫煽動性的散文和戲謔詩歌。王爾德對文學的興趣, 可能有一部分是受母親潛移默化。王爾德自都柏林三一學院畢 業後,獲得獎學金,1874 年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學習。就讀牛津期間,王爾德受到沃爾特•佩特(Walter Pater)及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的審美觀念影響,接觸 了新黑格爾派哲學、達爾文進化論和拉斐爾前派的作品,為他 之後成為唯美主義先鋒作家確立了方向。出版首本《詩集》後, 他在文壇開始嶄露頭角,並且來到倫敦發展。年輕的王爾德還 未獲得任何文學獎項,但是服裝惹眼、談吐機智、特立獨行, 在倫敦社交界已經薄有名氣,一些雜誌甚至刊登諷刺他的文章。 1882 年,王爾德在美國進行了一次精彩的巡迴講座,兩年後他 與康斯坦•萊特(Constance Lloyd)成婚,兩位兒子亦分別在 1885 年與 1886 年出生。
1887 年,王爾德成為一本婦女雜誌的執行總編輯,在雜誌上 發表了他的一些小說、評論和詩。他的作品以詞藻華美、立意 新穎和觀點鮮明聞名,第一本小說《道林•格雷的肖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發表於 1891 年,之後又發表了散文〈社 會主義中,人的靈性〉(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這 兩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為王爾德揚名是他的戲劇作品。 他的每一部戲劇作品都受熱烈歡迎,曾經有一個時期,倫敦舞 台上竟同時上演他的三部作品。《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理想丈夫》(An Ideal Husband)這些佳構 劇被稱為自謝里丹(Richard Sheridan)的《造謠學校》(The School for Scandals)以來最優秀的喜劇作品。
十九世紀末的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上流社會新舊風尚衝突激烈, 王爾德的自由作風和大膽言行很快使他成為這場衝突的犧牲品。
經過本劇描述的三次審訊,王爾德被判有罪,在監獄服了兩年 苦役,他停止了戲劇創作,只寫下了詩作《雷丁監獄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和書信集《深淵》(De Profundis)。經 歷人生重大轉變,這兩部作品的風格與前期作品迥然不同,唯 美主義、幽默譏諷的風格一去不返。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
二十世紀末,遭到污名近一個世紀後,英國終於為王爾德樹立 雕像紀念。1998 年 11 月 30 日,王爾德的雕像在倫敦特拉法爾加 廣場附近的阿德萊德街揭幕。雕像的標題為「與奧斯卡•王爾德 的對話」,同時刻有王爾德常被引用的語錄:「我們都身處溝漥, 當中有些人還是會仰望天上繁星。」(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我對王爾德的自負自信又羡又妒:1881 年,他搭乘亞歷桑納 號踏足美國時,曾對著美國海關說,自己沒有任何物品需要申 報:「甚麼都沒有,除了我的天才。」(I have nothing to declare except my genius.)他更說過:「糟糕的藝術家總是欣賞彼此的 作品。」(Bad artists always admire each other's work.)能夠 目空一切地說這話而繼續受人愛戴,現今世界上還有幾人?我 羡慕他的天分,妒忌他的直率,更驚歎他的幽默和智慧:「我 可以抗拒一切,誘惑除外。」(I can resist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我年輕時,我以為金錢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 現在我老了,我知道這是真的。」(When I was young I used to think that money w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Now that I am old, I know it is.)「女人代表著物質戰勝了理智,正如 男人代表著理智戰勝了道德。」(Women represent the triumph of matter over mind, just as men represent the triumph of mind over morals.)
我對王爾德美學觀中提及的「謊言的衰落」尤覺深刻,這是對 傳統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創作的一次顛覆。他所推崇的是藝術 的虛構與想像,而不是政客的訛言。之所以用「謊言」一詞取 代「藝術虛構」,無非想針對當時文學和藝術上注重寫實的風氣, 發出一種振聾發聵的聲音:「藝術一旦放棄了虛構手法就等於放 棄了一切。」好一個前衛敢言的文學藝術家 王爾德!
(刊於《猥褻 三審王爾德》首演場刊) 斯坦與兩名孩子改姓荷蘭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社交界 和文學界大多數朋友都對他避之則吉,只有寥寥數人如劇作家 蕭伯納(Bernard Shaw)仍挺身維護他。1897 年獲釋後,王爾 德立刻動身前往巴黎,對英國失望透頂,不再有絲毫留戀。其 後他為了兩名孩子曾嘗試與康斯坦復合,但杜格拉斯亦同時表 示想與王爾德重歸如好,最後王爾德選擇了杜格拉斯。王爾德 在以化名居住法國期間完成並出版了《雷丁監獄之歌》,之後與 杜格拉斯同遊意大利。幾個月後,兩人再次分手。1900 年,王 爾德在好友羅伯特•羅斯(Robert Ross)幫助下改信天主教, 11 月 30 日因病於巴黎的阿爾薩斯旅館(Hôtel de Alsace)去世, 享年 46 歲,死時只有羅斯與另一位朋友陪伴。
維多利亞時代對 同性戀的態度
當瑞典、美國等地的科學家發表一個又一個研究,說明性生活 的重要性與其怎樣減少中年患上腦退化機率;又或者,當台灣、 澳洲每年公開舉行大型同志遊行的這個年代,你有否想像過生 活在一個思想完全封閉、連做愛都要偷偷摸摸的社會,會是怎 樣的一回事?
在 1885 年之前,英國只有「在公眾場所進行不道德及猥褻行為」 (Indecency in public)這一項刑事罪,一切非公開/私人的性 行為,都視為合法,不論同性或異性。直到 1895 年,當王爾德 被昆士貝利侯爵控告猥褻罪後,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性行為被正 式列入刑事罪。那正是英女皇 維多利亞在位期間,我們稱那 個時代為維多利亞時代(Victoria Era:1837 至 1901 年)。維多 利亞女皇實行嚴刑峻法,管治法典更有性抑壓傾向,所有非關 生育的性行為都被當作猥褻、淫邪,甚至自瀆亦不被接納,更 有參考書記載當時發明了「防止男性自瀆儀器」。
可是,現實社會出現相反的情況。
良家婦女自然要規規矩矩地留在家裡,但丈夫嫖妓的行為卻是 合法。當時英國妓女的數目更達到了歷史性高峰。為了發洩, 當時還流行很多種類的妓寨和舞廳,提供包括易服和鞭刑的服 務。另一方面,在男子書院和大學裡發生同性之間的戀情和性 行為亦都非常普遍。有野史記載,男生跟男生親密地在公眾場 所出現也算常見,只是不會有人公開談論而已。然而當時,「同 性戀」(Homosexuality)這個字眼並未出現。對比維多利亞時 代的英國,當時的美國對同性戀的態度比較開放。
王爾德受審,即使法庭未有裁決,但是當時的人很快就已為王 爾德下了判語,是「不道德的魔鬼」也好、「同性戀的先鋒」也 好,大眾談論的指標其實都是那個年代的對錯標準。正如本劇 泰萊教授所說,在審判的過程中,王爾德的名字不再與唯美主 義或者革命性藝術理念掛鉤,而是同性戀。紛紛擾擾中,唯一 不爭的事實是:這種標籤性的態度,扼殺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