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全國學生景觀設計競圖貳獎/作品名稱:蜂景-都市蜂廊授粉計畫 作者:尹子賢、曾柏榮

Page 1

BEESCAPE 城市蜂廊授粉計畫 Connecting Urban Pollinator Gardens

示範基地位置

台北市

蜂群是世界重要的授粉 昆蟲,其授粉作物占世 界上所有食物的 1/3。 其中包含蔬果作物、飼 料作物、油料作物、以 及纖維作物。

蜂群種類

蜂群飛行範圍

一般人常理解的蜜蜂,以及養殖的蜜蜂只占所有的蜂群種類 10%,是具有社會性行為的蜂群種類。

社會性蜂群飛行範圍

剩餘 90% 蜂群是不具有社會性行為的獨居性蜂群,主要為原生 植物授粉者,其生態重要性優於蜜蜂,同時也是人類社會忽略 的蜂群對象。

信義計畫區

基地現況分析

規劃配置構想

以蜜蜂為例,其飛行半徑 最小 2.5km,最大 3km。 垂直飛行可達到 30m。

30m

蜂對人類的重要性

信義區

以中國為例,蜜蜂授粉 的作物如水果堅果占總 產值的 36.41% ,蔬菜 占 9.42%, 糧棉油占 9.42%。

2500m

3000m

屋頂綠化

每年全世界蜂所帶來的 產值為 2120 億美金。

停車場綠化

社會性蜂類 10%

獨居性蜂類 90%

蜂群崩壞症候群

• 雌蜂單獨產卵育幼 • 尋找或挖掘洞穴 • 遭遇敵害 - 逃跑

蜂群崩壞症候群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簡稱 CCD) 是指大 批蜂巢內的工蜂突然消失, 蜂群大量死亡所造成的生態崩解。 2007 年 - 台灣首次發現蜂群消失個案 2008 年 - 美國以首次命名該 CCD 現象 2015 年 - 美國商業養蜂死亡 41% 2016 年 - 美國商業養蜂死亡 45% 2016 年 - 一些本土蜂已經被列為瀕危物種

獨居蜂按照體型分類,飛 行半徑最小 450m,最大 1000m。垂直飛行可達到 30m。

20m 以上道路

3-7mm

訪花性獨居蜂

現況人行空橋

植食性獨居蜂

捕食寄生性獨居蜂

7-9mm

450m

30m 道路綠橋

9-12mm 12-16mm 16mm

15m 道路綠橋

550m

20m 道路綠橋

700m 900m 1000m

捕食性獨居蜂

寄生性獨居蜂

獨居蜂主要以食物來源種類進行分類,而對都市農園具有明顯 授粉功能的以訪花性獨居蜂為主。大部分訪花性獨居蜂居住在 洞穴裡。

吸食受污染花蜜 行為異常

蜂巢工蜂大量減少

增加綠地面積

30m

• 蜂后產卵,工蜂育幼 • 以蜂蠟共同築巢 • 遭遇敵害 - 共同防禦

獨居性蜂群飛行範圍

都市養蜂優勢

樹廊道

縫補道路斷裂點 20~15m 道路

設計構想

戶外停車場分佈

打造蜂友善的都市環境,串聯綠手指與都市綠地,同時達到改 善都市內生態環境,提升綠地生物多樣性為目標。

集體死亡

CCD 主要的症狀有:大量工蜂受農藥影響,嚴重足以致死,輕 則損毀蜜蜂神經系統,削弱工蜂與其後代學習能力,最後導致 蜂群無法正常返巢或集體死亡。 新增綠地廊道系統

30m 以上建築 30m 以下建築

蜂群消失因素

過度依賴化學農藥,農業區殺 蟲劑與除草劑的使用直接危害 蜂群族群。

都市相較於農業區,受到較少 農藥的污染,提高蜂群的存活 率。

農業區單一化作物種植,導致 全年缺乏穩定蜜源與食物多樣 性。

都市景觀綠地相較於農業區的 單一農作物,植物種類較多 元,提供豐富營養蜜源。

由於蜜蜂不耐寒,而都市冬季 溫度較暖,可以幫助蜜蜂溫暖 過冬。

公園路燈管理處為增強都市綠 地景觀美質,會定期更換草 花,提供穩定蜜源。

人蜂分道,互不干擾: 將人與蜂的生活圈與高度分 開,減少人對蜂的恐懼。

提供觀察,環境教育: 利用都市人口多的優勢,讓民眾 有機會通過觀察破除對蜂的誤解

蜜蜂天橋,互不阻隔: 通過設計設施,提供蜂可以 在都市安全穿越的機會。

共享花園,永續城市: 讓人享受美質景觀同時,也可享 有蜂所帶來的授粉效率成果。

蜂與人的關係 大規模經濟養殖造成基因單一 化,因此對於疾病的抵抗韌性 差,容易大量死亡。

病毒以及寄生蟲蟎的感染也會 危害蜂群,尤其是近幾年從外 地引進的囊狀病毒。

15m 以下道路

建築物分佈

多孔獨居蜂旅館 30 孔獨居蜂旅館 蜜蜂蜂箱

交通形成的斷裂點

蜂箱與蜂旅館配置

綠地空間分佈

不曾被 蜂蟄傷 66% 對蜂有恐懼

以體型最小的獨居蜂飛行半徑值為基準,判斷需要在信義計畫 區增加的綠地面積,以及斷裂點位置,讓位於象山山林里的野 生蜂群,可以順利通過都市綠地飛往國父紀念館的方向。

曾被 蜂蟄傷

綠地分佈

20% 對蜂有恐懼

經過簡單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 沒被蜂螫過的人中,66% 的人怕蜜蜂,但有被蜂螫過的人中, 卻有 80% 的人不怕蜜蜂,可見人對蜜蜂的恐懼,多半出自於既 往的迷思。 經由初步推斷:人在接觸蜂後才有機會不懼怕蜂。因此此設計 主要以人蜂分道,互不干擾,同時也提供民眾接觸蜂的機會。

利用簡單的綠化結構 引導蜜蜂安全過馬路

利用現有的人行空橋做綠 化引導蜜蜂安全過馬路

設置於市府前廣場的大 型蜂旅館裝置藝術

縫補信義路斷裂帶的人行橋、 同時也是蜂通行的廊道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