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如電影超脫現實 自始展城市探險
離Black第一次探險距今已有7年。他徐徐回憶道,當初先是 看到他人所分享的保加利亞的廢墟攝影照,一眼便立馬被當 中的荒蕪感所吸引,從而便升起了親身到訪的念頭,遂加入 了與城市探險相關的群組,開始找尋處於香港中的廢墟;惟 探險者間從不會直接透露地點,於是苦無線索的他便嘗試從 照片上的蛛絲馬跡中找出位置。
某
次Black從他人所拍攝 的荒廢醫院照片中, 瞥見其背景與家附近 十分酷似,多番實地 與照片確認下,才發現的確位 於家裹附近的荒野中。於是他 在對城市探險進行資料搜集與 草草備過裝備過後,便下定決 心一闖該醫院。
Black帶着緊張又期待的心情, 避開附近市民視線、躡手躡腳 從被高聳雜草掩住的窗戶爬進 去後,便立時頓住了,呆站着 不動,被醫院當中的荒蕪感所 震懾——略有脫落的瓷磚牆、 隨處放置地上的沙包和雜物、 早已壞掉的設備等,彷如電子 遊戲中會出現的畫面:「不像 是存在於現實的地方。充滿幻 想感的,原來現實中真的存在 ,而且是在香港這個寸金尺土 的地方。」
「原來親身看到與單從照片上 看到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當你 親眼目睹後,會帶來種五感的 震撼,一定要在現場才可感受 到。」Black指出,兩者間最大
分別便在於聽覺與嗅覺。身處 廢墟中,感官體驗皆會被無限 放大,譬如空氣總會流動着股 獨特的「廢墟氣味」——長年 不通風與塵埃的味道,混雜着 牆紙或物品受潮發霉的氣味; 譬如因在無人而安靜到極致的 環境中,耳朵逐漸適應而開始 聽到更多聲音——自己的一吸 一呼、心臟的跳動聲,那些於 日常生活中不曾被留意到的聲 音皆會於這個空間盡數被放大 。
除此以外,光線照不到的幽深 之處、空氣中帶着的絲絲霉味 、低沉緩慢的呼吸聲、又或是 風偶爾吹動門板的聲音⋯⋯皆 讓Black深深迷上城市探險,更 成了讓他不甘於只從照片上感 受,自始探訪每個隱於大眾視 線後的地方的契機。
4
揭開城市的神秘面紗 近在咫尺的歷史
穿梭時空
6
道,分別坐落在全港各區。除了 這些不見天日的防空隧道外,本 港亦有不少大眾相較熟悉的軍事 遺跡,例如魔鬼山一帶的炮台設 施、葵青的醉酒灣防線等。Black 曾找到一條位於港島區的防空隧 道,當時探索即便他佩戴了頭燈 與手電筒,隧道內仍顯得略為昏 暗,地面與一些坑道內都佈滿積 水,空間亦充滿了水氣。隨着步 伐深入探索,可以在石牆上看到 頗清晰出口與各路口的指示、臨 時救傷站⋯⋯那些於電影銀幕才
約13,000人所組成的駐港英軍, 在香港各地抵抗十八日後,終於 25日投降;這一戰役被統稱為香 港保衛戰,自此香港進入三年零 八個月的日據時期。「再踏進去 防空隧道的一刻,看到四周的環 境,心底便有些奇妙的感覺。戰 爭這詞看似離我們很遠,但其實 一直都很近,誰又能保證戰爭他 日不會燒到你家門口?甚至說不 定哪天突然爆發戰爭,這空置的 防空隧道又可能派上用場。」
由物件拼湊出 昔日故事
在Black開始城市探險後的7年間,他的心境也經歷了三 個階段的變化。起初他所尋求的是探索古舊廢墟的刺激 與新奇感,從熙熙攘攘的鬧市中找尋到一處安靜之地, 並著迷於遊歷各個彷彿電影場景般的廢墟,更是偏向「 打卡」、「到此一遊」的性質;其後漸漸受廢墟背後的 故事所吸引,不再只憑建築的外觀而決定是否到訪,更 偏愛去一些具歷史背景的建築,例如炮台、戲院、街市 等,喜歡廢墟各自獨特的背景;直至近年,他反而更愛 觀察廢墟內的物件。
這些無人打理的荒廢建築物裏,每一樣物件都恍如時光 凝結般停留在當時人們離開時的模樣,一花一草亦有其 故事。Black稱可從大大小小的舊物品中感受當時年代 市民的生活,並發掘出許多由歷史背景或建築外觀中看 不到的細微之處,像是過去居民的生活習慣。
近年他更常到訪廢棄住宅;他提到某次到訪九龍一棟荒 廢已久的唐樓,其中一個單位內裡非常雜亂,許多物品 如衣服、書本、電器都被遺留下,於是他推測是屋主是 匆匆忙忙地搬家,只來得及帶走重要物品,這些充斥着 活動痕跡的事物反倒越讓他浮想聯翩。亦可從屋內擺設 推敲出屋主的興趣:如很多偶像海報與光碟便能得知屋 主熱愛追星、擁有一大堆空酒瓶的便是愛酒之人、房子 內亂放兒童玩具的則是位貪玩的頑皮小孩等等。
10
由物件拼湊出 昔日故事
在Black開始城市探險後的7年間,他的心境也經歷了三 個階段的變化。起初他所尋求的是探索古舊廢墟的刺激 與新奇感,從熙熙攘攘的鬧市中找尋到一處安靜之地, 並著迷於遊歷各個彷彿電影場景般的廢墟,更是偏向「 打卡」、「到此一遊」的性質;其後漸漸受廢墟背後的 故事所吸引,不再只憑建築的外觀而決定是否到訪,更 偏愛去一些具歷史背景的建築,例如炮台、戲院、街市 等,喜歡廢墟各自獨特的背景;直至近年,他反而更愛 觀察廢墟內的物件。
這些無人打理的荒廢建築物裏,每一樣物件都恍如時光 凝結般停留在當時人們離開時的模樣,一花一草亦有其 故事。Black稱可從大大小小的舊物品中感受當時年代 市民的生活,並發掘出許多由歷史背景或建築外觀中看 不到的細微之處,像是過去居民的生活習慣。
近年他更常到訪廢棄住宅;他提到某次到訪九龍一棟荒 廢已久的唐樓,其中一個單位內裡非常雜亂,許多物品 如衣服、書本、電器都被遺留下,於是他推測是屋主是 匆匆忙忙地搬家,只來得及帶走重要物品,這些充斥着 活動痕跡的事物反倒越讓他浮想聯翩。亦可從屋內擺設 推敲出屋主的興趣:如很多偶像海報與光碟便能得知屋 主熱愛追星、擁有一大堆空酒瓶的便是愛酒之人、房子 內亂放兒童玩具的則是位貪玩的頑皮小孩等等。
從未知中發掘
「感覺自己像是在偷窺一家 人的生活,從他們遺留下的 物件可以聯想到許多事情, 如像是屋主的經濟條件、個 性嗜好、性別等等⋯⋯因沒 有辦法『對答案』,反而更 吸引人。」他亦分享,不時 有些屋主不知是有心抑或無 意,會連整個相簿也落下、 沒有帶走,看着微微泛黃的 孩童照片,他總會不禁想着 照片上的孩子現在會長成甚 麼模樣?會不會某天回來取 回兒時舊照呢?諸如此般的 想像,讓Black每次的城市探 險之行都變得充滿期待與未 知。
某所於����年停 辦的小學,教室 內掛上了與該校 一同永遠定格於 ��月的月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