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啱有日諗起你
想同你講 又 係我呀!
總結分享會所說的及我喜歡的Zine

我很容易假設長輩是有故事的,在真實世界
中我也的確很喜歡長輩,如果長輩很煩我更 會裝傻扮蠢,自各自說我想說的,時間對長
輩來說跟年青人有點不同,就花點時間跟長 輩聊天吧!

我突然想起,在2007年時,我有付費給hypo (現在還有的)製作
有相片跟文字的相簿,當時我已在《MiLK》雜誌成為記者,但並不熟 悉印刷,現在或者還有人會把每次旅行的照片製成hypo的相本吧! 是以36 張照製成共 40 頁、175g 紙、霧面書衣、六色印刷的13.8cm X 13.8cm 正方度(如 這本) 相本,一本 NTD550 (約HKD140/本) 。
那次就是我第一次認真做「Zine」吧 !
後來2015年,想說去台灣旅居來製作一本Zine作為名片,或許能在台灣找到工作機會。 來用集資吧!我是用「嘖嘖」平台的,那 時 都是好友Support!這樣就有了印刷費,內容呢? 那時住在台北的我,非常喜歡登山、露營,而且還在旅居,所以就寫我眼中旅居的台灣 戶 外送化 ,比較像是 我 最後在香港《GO OUT》雜誌工作的延伸。

過了疫情,我好像喜歡上「人」。身為好奇 寶寶的我,突然對人有了興趣,甚至這次的 分享會,一心志在跟人互動,而不再是單純 「分享」。
人物在那時那刻、在那個地方出現、以那個天氣作為背景,獨一無二,從前怕拍攝「陌生人」, 不知道被拍的人喜不喜歡,怕成為麻煩遊客。
今次製作Vol.5時, 首先在電腦開了一個叫 「PPL」的Folder,把旅程中拍到的人物集中, 當初想把人物照獨立成一本,另外再製作一本旅遊攻略。後來因為回港時間緊迫,又覺得 麻煩, 要 旅遊攻略 不如看YT ,最後Zine 就 成為現在的樣子。
拍照是拍「光」,黑暗的地方是拍不到東西的。
我是依著光看才拍出這些日常。

我們現在去旅行都會安排2至5天的Airbnb來住,因為我們超喜歡買吃的回「家」煮,能體 驗在地生活之一就是煮飯,到街市、超市買生的新鮮食材,自己跟著Airbnb主人的指引,使用 當地的電器用品,安安靜靜地坐在這個臨時的家裡吃飯,就是旅行。
分享會上有人問我安全感的問題,一箭雙鵰呀!旅行呀Zine中有說「安全距離」,事實上確是 有信用卡就讓人安心 ,我可以當天Booking Hotel,有年紀了住真的十分重要!成為Slash的 安全感呀?就有一份比較穩定的Part-time吧,我很可以做任何的PT,飲食業最好!有得食!
光

光影、新舊的對比也是我在旅行攝影上關注
的風景,有光影新舊,畫面一定是可愛的, 因為有故事的想像。
這是日本四國丸龜,這種旅館大多不能在Airbnb/ Booking.com/Agoda/樂天訂到,我們也只 是路過,丸龜非常靠近瀨戶內海,在古時就碼頭,所以在碼頭附近有曾有不少旅館及煙花之地, 即像香港石塘咀,台灣基隆港。
現在當然是適合散步的地方,有天我會住進這種旅館體驗簡單的一泊兩食。
前景模糊後景實在,這是我最常用作修 飾及突出想表達的手法。現在無論用Full Frame、APSA-C、M43、甚至是手機都可 以拍到,做出「景深」真的不難。

在2007年入行實體潮流雜誌時,我是負責採訪Digital Product的,家父跟哥哥都很喜歡攝 影,我很幸運在進入社會不久,不但可以跟公司內頂尖的攝影師偷師,更因為家人的關係, 可以使用到當時厲害的 Full Frame Canon相機!也不用多說當時相機、手機百家爭嗚,因 工作關係各大廠商都很樂意 借 相機 給 記者「試機」,最後加上Lomography的流行、菲林 及沖曬在當時來說還是 價錢 合理,在那時一下子就能接觸「攝影」,我就是如此的幸運(Ho Lucky 呀!)寫得多、玩得多就成就 了 今天竟能大膽接Cases跟出版Photobook 的我 。 但也因為我是實體雜誌教育下,我的 照 片有很多 留 白,是一種「留位踩字」的心態,所以我的 主視角都不是在正中間,也多多少少跟現在講求一眼就要看到 主題 的IG相有所不同。
「印刷」的方式有很多,除非手抄本,不然 一定需要使用機器「複製」,務必先列印一本, 自己先校對再印、再找別人來校對。

《TodayHoLucky》由Vol.3開始到現在的Vol.5 都是使用「數位印刷」,即從電腦 Output PDF檔案,色彩設定成RGB(基本設定)便可 小量印成小誌 ,所以我常說一部公司影印機就可 以製作Zine,就是這個意思。但《TodayHoLucky》Vol.1-2及一般書籍則是使用「四色印刷」 又即使「有板印刷」,色彩設定一定是CYMK,因為印刷機是利用四種油墨(Cyan, Magenta, Yellow, blacK)來疊印出顏色的,當中黑色也一定要是「4色黑」,還有「出血位」,這些設定 都是需要Adobe Illustrator、Photoshop做出來,「有板印刷」還有分「獨立印刷」及「合板 印刷」,我沒有使用過獨立印刷,因為價錢較昂貴,比較適合需要特別色、大量印刷或專業的小 量作品。「合板印刷」即是BannerShop(HK)、藍格(TW)的小冊子製作,也是需要CYMK 設定、出血 ⋯⋯ Vol.3我開始選用超普通的Digital Printing是因為我幸運地找到人很好、很專 業又有耐心,在台南的宏明創意輸出店(aka 宏明哂圖行)配合,Digital Print 比較方便可以 買 自己喜歡的紙、印一本也可以,當中 更 保留了很多手工製作。



IG |wild_side_press
2013/4年,經過精心排版的小誌並不多,多數是活動 小冊子Booklet、Booklet 跟 Zine的分別確實不太明 確,我個人覺得Booklet多是舞台劇場刊、產品刊物, 而Zine的內容、尺寸、印量、材質就廣泛很多了!在 分享會中參加者多次提及一位叫「Forrest」的朋友, 他就是Wild_side_Press 小徑出版的負責人、設計師, 十年前看著他的《薄簿仔》,用 3色像電子套色的 Risography印,那種釘裝不得了!後來他也成為了我 《早安,島嶼》一 書 的排版設計師,是香港多產又內 容豐富的小誌職人!

IG |girls.runazine
全女生製作班底,以跑步為名實際上是推動 女生自主自愛的生活方式,一期訪問一位女 生,現正推出Vol.2, 製作團隊中有熟悉「有
板印刷」製作過程 的 前青年書籍編輯,因此 不管在採訪、用紙、設計、排版、製作、發 行及以《女生跑步誌》小誌帶動女生實體 跑步活動都非常出色!是令人期待的集資出 品。

IG |st_zineudowntheroad
這是全手繪、手寫的小誌,除了相中作品 《奇奇曼尼與她的神秘符號》外,僧旅手誌 的作品會以一張紙摺出8、16頁小誌,是介 紹當中最 富 有「小誌」精神的一位創作人。
內容圍繞著「追夢」,不管是到《我(們) 的追夢之旅 You are (not) Alone》內主角
YoYoWing對「成為理想的自己」的初衷 , 還是花了一個月時間遊走了捷克、斯洛伐克 和匈牙利後製作的《餃餃新意思 • 中/東歐
餃子遊記》、《奇奇曼尼與她的神秘符號》 小誌,以不同內容角度述說「面對種種的衝 擊和變化時,若要堅持下去,就要調整心態, 重新檢視自己的方向」。
誌


IG |mmmeloo0
不管是本身工作及年紀都跟我有像, 在香港富德樓Umami Culture Lab 的展覽既分享會中,更發現我們都 是相信「行動」的人。Melody: 「用手作活的必需,在於真實感。在思緒漂 流不著邊際時,身體的運用成了安定身心的 方法。」本身會使用PS及設計的Melody 製作的《旅行的瞬間》小誌,是紀錄她與伴 侶於2019年5月展開的16國水陸路之旅, 當中其實是先有照片、後有刺繡作品再製成 小誌,所以是一位才女的個人成長心路散文 集。
IG |raymondyhwong IG |maoshanconnie
那天在前見山書店跟貓珊交換小誌,一聊就 半天,貓珊Connie說她是幸運的人,可以 以 插繪為 生 ,確實她的作品是偏向繪本多於 小誌,但也包括一些散步地圖,我有幸交 換到關於他們兩位去日本東北旅行的《雪國 Snow Country》 travel zine ,這是一本 既 浪漫 又 純粹紀錄 的小誌,內容盡是 當時心 境,就像平常Connie在IG寫的文章一樣 內有涵 ,鬼鬼地的 她對話中 夾雜中英 文用語 跟我聊天, 非常真實 ,我就在她的Zine中 感受到 她雄 旅程中的愛跟被愛


IG |wongmeiyin
她是 我中學師妹,早於她在中學時我就偏心 她,後來她在BU AVA時,已經有很多創作, 也跟朋友譚思詠(Tiffany Tam TT)出品 《otto》一本雙封面、雙故事的小誌,AVA 出身 的她 ,紮實的創作脈絡及 強烈又溫柔的 個人風格,即使現在居於日本北海道,作品 總能吸引我 去 收集。
《I’m back》小誌以 risograph y 印刷, meiyin選了平日不常用的黃綠色- 「 是我 認為最貼近這邊春天、寒冬過後植物長出嫩 芽般的顏色。」一如以往只有插圖沒有文字, 讓讀者專注於俐落乾淨的 插 畫之中。
IG |bow6_6
「不然你來當小寶」是我在台南的鄰居, 因為我於2016年出版了《今日大吉》 (TodayHoLucky),所以有幸參與台北國 際書展Made a zine的展區,認識了小寶。 小寶的插畫風格獨特、純熟,最厲害是她的 故事內容架構驚人地 順暢、 好笑又感人。現
在 她 是全職 的 創作 人 , 更 懂得運用電腦繪畫 製作出多樣產品,跳出小誌以外的世界。
我們會偶然在小巷中進行秘密交收~
誌


IG |inksundae
認識小寶 同年同場 也認識了inksundae,
ink s undae的特點是瘋狂製作Zine系列! 全以risography 印刷一頁頁 小誌 後 ,再人 手一本一本進行Perfect Binding(膠裝/
平裝),手執其小誌會讚歎她的完成度之 高!而內容跟風格有點反差,童趣風格插畫 卻在述說大人世界的種種情緒出口。在台灣 小誌 中 ,更是罕見的中英文雙語小誌,因 此我第一次在台北書店Cafe-生活在他方 看到其作品,還以為是北歐 作者的 作 品 。
shibubuilding.themedia.jp
名古屋渋ビル研究会
我也喜歡建築,因為建築較能長時間被保 留、使用,在40年後、100年後,也可以 憑建築了解當地的歷史脈絡。我在名古屋 旅行時於NAgoya BOOK CENTER 一見如 故由名古屋 渋ビル 研究会出品的《名古屋 渋ビル 手帖》。「渋」(しぶ)在日語中有「內 斂」、「低調」、「不華麗但有韻味」的意思。 它形容一種不張揚、看似平凡卻越看越有 味道的風格。以這小誌系列正是介絡「渋 ビル」(澀系大樓),在日本高度經濟成 長期(1950-70年代)在市區所建造的樸 素無華的大廈。

Thank You,我長氣,想把分享會當日的內容收集起來,送給有來聽分享會 的朋友,那個圍圈圈我好鍾意,那一晚兩小時是我的Magic Moment,因 為2015年開始集資製作,十年後才能跟大家圍圈圈。如果你不小心被我們 圈圈人選中,收到或看到這本只有Digital版本的Zine/ PDF/紀錄,恭喜你, 你一定人見人愛及無比幸運,有緣台南見(台南在高雄上面,面積是兩個香 港 大 ,但我家很近臺南火車站同7-11, No Worry)See u next time~
IG|todayholucky - 關於生活有選擇 IG| toyama_project -關於發行、排版小誌